24H直播

台中6400公頃良田改列農2 環團憂農地流失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23)日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專案小組,審議台中市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公民團體指出,市府提交的版本,農業發展地區第1類、也就是優良農地,高達6400公頃被調整為第2類,形同助長農地總量流失,但台中市都發局回應,宜維護農地存量及區位不變 ,也兼顧地主權益。

在地團體與環團代表在內政部國土署外批評,台中市政府提交中央審議的國土功能分區圖,即將有大面積優良農地消失,先前農業發展地區第1類高達7386.5公頃,但這次版本只剩911公頃,少了6400多公頃,盧市府根本助長農地總量流失。

中科汙染搜查線秘書長徐宛鈴質疑,「我們需要政府要幹什麼?就是要保護農地協助農民啊,政府帶頭持續的降低這樣子的農地,沒有要保護它還一直要把它鬆綁。」

在地團體指出,農1調整成農2,將來可以容許使用廢棄物清除、營建土方等處理設施,農地流失,根本失去國土計畫規劃初衷。環團也不滿公聽會只在平日舉辦,進行審查時又閉門。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洪碩辰表示,「台中市的會議又如同閉門一樣進行黑箱討論,這樣子的結果,草案又有多少可行性可言?我想這個就只是財團和政客在操控下的遊戲而已。」

台中市農1減少面積前3名為大安、大甲與后里區。但都發局強調,宜維護農地存量不變,農業局評估其是否不利耕作、易受干擾及鄰近未來發展地區等3大條件而訂定的。

台中市都發局科長江日順指出,「在宜維護農地4.01萬公頃的存量,以及區位不變的條件下,考量及保障農地地主的權益,也有考量到辦理期間的地方一些陳情建議。」

針對環團指控黑箱作業,都發局回應並非如此,之前辦理30場公聽會聽取民意,另外依照相關規定,居民或團體代表都可登記發言。但環團仍堅持不管中央地方的相關審議,應有線上轉播或提供錄影紀錄。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