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小行星臨時編號尾數228 文化部長:保佑台灣走更遠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球首顆以台灣美術先驅、228受難者命名的「陳澄波」小行星,傳為佳話。台灣博物館今(21)日特別推出這顆小行星的微型展,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特別提到,小行星的臨時編號尾數正好是「228」,也希望小行星保佑台灣,一路走到更好的地方。
「畫一粒星,畫在淡水河繁華的港墘。」
金曲歌王謝銘祐唱著特別為陳澄波小行星,創作的歌曲「畫一粒星」,意義格外不同,因為228受難者陳澄波,是台灣美術史上,首位作品能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台灣畫家,這顆以他命名的小行星,也是全球首顆以台灣美術先驅命名的小行星。
中研院院士/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表示,「陳先生,陳澄波是我們第一個提出來的,因為他屬於我們的台灣近代油畫裡頭一個先驅者這樣,做很多貢獻。」
中央大學指出,陳澄波小行星是2007年由中央大學和美國馬里蘭大學共同發現,大小約有2.2公里,繞行太陽一圈要4.63年,由葉永烜院士提議命名為陳澄波,今(2025)年1月獲永久編號「661666」,正式命名成功。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指出,「這樣的一顆行星命名,到底在我們的科學界、我們的藝術界,在我們的人文領域,我們要傳到後代,給台灣世代的子孫們怎麼樣的意義,我保證我們會更努力。」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小行星661666。沒講錯喔。然後有228,228也不是故意的,就非常巧,所以我覺得一切都是命中註定,我們有一個小行星。」
文化部21日開展前,特別舉辦小行星的命名頒贈典禮,部長李遠致詞時,特別提到小行星的臨時編號,尾數正好是「228」,有如命中註定,也希望這顆小行星,能夠保佑台灣,一路走到更好的地方。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