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區個別醫院總額制上路 台大認威脅大但不會拒收病人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落實分級醫療,衛福部健保署從4月起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各醫院擔心門診衝過量,給付遭斷頭,拿不到給付,均嚴陣以待。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發院內信,擔憂新制如同「灰犀牛效應」,將秉持「知其不可而為之」,進行門住診監控機制。對此衛福部中午臨時召開記者會,表示會調升醫師診察費等配套因應,至於先前健保要求醫護最低薪資引發外界反彈,邱泰源親上火線承諾,沒有共識、不會倉促上路。
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實施醫院總額新制。日前傳出醫院龍頭台大醫院,有醫師在社群發文抱怨,因院方擔心虧錢,規定每天只能看50名病人,看超過就要扣錢。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對此也發布院內信,表示醫院總額有如「灰犀牛效應」,是發生率高卻被忽視的威脅,更是台大醫院今年最大的挑戰,強調台大醫院不會拒收病人,將秉持「知其不可而為之」進行門住診制度及人力調整。
台大醫院企劃管理部主任邱瀚模指出,「有些醫師本來病人就多的,他有時候病人就超過80個人了,後面就績效就變很少,幾乎變成是義診的狀態了。」
健保署實施「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台北區在今(2025)年第2季上路,各醫院都有其個別總額,例如醫學中心門診占比需低於55%,門診成長率若超標給付將被打折,甚至不予給付。
醫改團體擔憂民眾就醫過程有資訊落差,新制上路後中重症病人恐怕成為人球,影響民眾就醫權益。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明,「大型醫院特別是醫學中心,應該要保留這個量能給真正的急重難罕症,那麼穩定、輕症的病人應該要落實這個分級醫療。」
此外,為改善醫事人員薪資待遇,衛福部將啟動《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修法,原本祭出醫事人員最低薪資作為健保特約對象標準,但因醫界反彈聲浪大,衛福部長邱泰源親上火線承諾,沒有共識、不會倉促上路。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一定會跟醫界、相關的團體再好好的溝通,坐下來好好的溝通、尋求共識,在還沒有共識之前不會匆促上路。」
健保署強調,因應新制上路會有相關配套措施,包括下半年起重新修訂醫師診療費,若患者病情複雜,診察費將從200多元調升到600多元,藉此鼓勵醫學中心收治病情嚴重患者。
劉怡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