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巴拿馬運河爭奪戰未落幕 當地審計部控香港長和合約弊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於台灣時間8日抵達巴拿馬訪問,是兩個月來第2位到訪的美國重要內閣成員。而就在赫格塞斯抵達巴拿馬之前,巴拿馬的審計部公布調查報告指出,1997年簽署並在2021年續約,將運河港口經營權委託給香港長江和記實業的合約出現弊端,合約廠商未依約付款導致巴拿馬的損失。外界分析認為,這是巴拿馬在美國川普政府壓力下,試圖提前取消合約的作為。當然也引發北京當局的強烈反彈。

巴拿馬運河主權由美國卡特政府移交給地主國之後,巴拿馬在1997年與香港富商李嘉誠所屬的長江和記實業集團簽約,以減免租金與稅捐等優惠,把運河兩端港口的經營權,委託給香港長江和記實業集團,被視為中國影響力在拉丁美洲插旗成功的象徵。

20年後的2017年,巴拿馬終結與中華民國長達106年的外交關係,與北京建交。

這項合約在2021年換約,委託經營預計延長到2046年。而在川普二度入主白宮之後,就不斷放話要收回運河主權。巴拿馬政府一方面表態不放棄運河主權,另一方面針對2021年的續約啟動審計調查。

巴拿馬審計長弗洛雷斯表示,「如果把這些優惠算進經濟損失內,包括各種租稅減免、免租金,林林總總加起來有3億5000萬美元,我國經濟實際受損達12億美元,換算下來等於每年短收550億美元。」

弗洛雷斯並且表示,將針對業者違約的部分向法院提起訴訟。儘管巴拿馬方面強調,審計部是獨立運作的機關,但這份審計報告出爐的時間點,就在赫格塞斯到訪的幾個小時之前。

而美國川普政府多次放話要收回運河主權,加上近來的關稅風波,因此這份報告被解讀為可能提前與中國解約、並向美方示好。

法新社與《紐約郵報》的報導指出,長江和記實業集團在美國透過巴拿馬施壓之下,包括運河兩端的港口,準備一口氣釋出全球23國總共43個港口的經營權,並以190億美元現金在內,總計23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黑岩控股集團。

中國當然不會對此袖手不管。就在即將簽約之前,北京當局以中央政府的姿態介入調查,理由是可能違反《反托拉斯法》相關規定,也讓巴拿馬運河的美中爭奪戰持續上演。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