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擬10年造6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船 海巡署盼強化執法與護漁量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國艦國造再進一步,海委會海巡署規劃在10年內打造6艘新式高緯度遠洋巡護船,首艘採用油電混合複合式推進系統的巡護十號,28日上午舉行安龍典禮,總統賴清德特別南下參加,感謝海巡近年面對中共持續灰色侵擾的辛勞,也期待未來新式巡護船的加入,能讓海巡實力更上一層樓。

台船人員忙著焊接船艏段龍骨,首艘採用油電混合複合式推進系統的巡護十號,去(2024)年9月開工後,經半年多建造,部分船體已完成組裝。

公視記者陳奐宇報導,「巡護十號目前部分龍骨是已經完成了焊接,等未來完工之後,它所能運用到的範圍,將會比海巡現有的船隻更加地廣泛。」

總統賴清德率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等人一同祈福,巡護十號今(28)日上午舉行安龍典禮。海委會推動執行籌建海巡遠洋巡護船發展計劃,委託台船在10年內打造6艘新式高緯度遠洋巡護船,未來可支援遠洋巡護、人道救援救護等多元任務。

總統賴清德表示,「後甲板可以依任務性質做不同運用,例如運載大量救援物資,或是沿岸多功能艇、特勤突擊艇,甚至是無人機。」

台船董事長黃正弘指出,「機槍提升為中科院研製的20公厘機砲遙控砲塔。」

新式巡護船除了能強化我國海域執法、護漁等量能,強大拖救能力未來在颱風期間,也能即時拖住擱淺貨輪,避免類似鈺洲啟航貨輪擱淺的事件再發生。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我們可以在海上用拖船的功能,把鈺洲啟航貨輪拖住的話,它就不會擱淺在我們野柳美麗的海域。」

管碧玲也指出,受立法院刪減預算影響,原定今(2025)年交船的船艦恐怕無法如期,所幸巡護十號最快10月下水測試,預計明(2026)年8月交船,目前不受影響,也喊話立院讓海委會預算如實給予編列,讓6艘巡護船能如期完成。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