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漁

  • 闖富山護漁區盜捕漁獲 2嫌遭海巡隊逮捕

    |地方

    台東縣杉原灣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魚類生態豐富,今天凌晨,有志工發現2名嫌犯違反《漁業法》共採捕了32隻龍蝦,殺10隻珊瑚礁魚類。

  • 台東富山護漁區 民眾乘波特船違法撈捕遭檢舉開罰

    |地方

    夏天到了,海域活動頻繁,不過卻也小心違法。台東縣富山護漁區就發現最近常有民眾下海捕撈海產或是偷釣魚,但護漁區是依《漁業法》公告禁止採捕野生動植物的海域,違法可罰3萬到15萬元。昨(26)日就有民眾目擊到一艘用保麗龍、泡棉做的「波特船」開到護漁區疑似釣魚,結果失去動力跑不掉,民眾報警,被海巡拖回漁港偵訊。

  • 台東復育硨磲貝 野放101顆有86顆存活

    |環境

    有海中玫瑰之稱的硨磲貝,經常被人為採捕,數量愈來愈少,國際間已列為保育貝類,但國內現在才要推動列入保育。而台東縣2年前就開始在富山禁漁區復育硨磲貝,陸續野放了101顆,有86顆存活,最大有30公分,縣府也在禁漁區海岸設置污水處理槽,有助於改善護漁區環境,讓硨磲貝長得更好。

  • 4樣本魚植發報器 護漁區首次保育監控

    |生活

    台東縣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劃設16年,成為海域觀光和保育並存的場域,但缺乏魚類在保護區內、外活動和行為紀錄。今年台東縣政府和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合作,首次在國內護漁區裡,用手術方式將發報器植入4隻樣本魚的體內,再放回大海,以水面上超音波監測牠們在護漁區的活動和行為模式。

  • 進口同種波紋龍蝦苗 國內進行首次放流

    |

    本土龍蝦因為人為過度捕捉數量愈來愈少,海漁基金會、台東縣政府以及漁業署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彼此合作,將250隻龍蝦苗進行放流,這也是國內首次放流龍蝦苗。 這250隻波紋龍蝦苗,是來自印尼的幼苗,跟台灣東部常見的是同一品種,但人為過度捕捉,全國海域的族群愈來愈少,經過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用特殊方式飼養龍蝦苗2個月,已經突破人工飼養的困難。16日在海漁基金會發起的雀鯛魚苗放流活動中,首次帶到台東縣富山

  • 台東富山護漁區 正式公告禁止遊客餵魚

    |社福人權

    台東著名富山護漁區,過去以海中步道,可餵食魚作為觀光賣點;不過也引起破壞環境生態的爭議。2年前縣府公告禁止餵魚的緩衝期於今年到期,台東區漁會正式公告禁止遊客餵魚。 台東區漁會統計今年到9月,富山護漁區遊客人數已經超過30萬人次,特別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國旅大爆發,護漁區潮間帶從6月份之後就幾乎天天湧入大批遊客。   過去護漁區標搒可以用海藻饅頭餵魚吸引遊客,不過引起環保爭議,台東縣政府2年前公告

  • 防止著賊偷 硨磲復育徙去臺東富山護漁區

    |

    佛教七寶之一的硨磲,有人叫做五爪貝,經過臺東縣政府調查,東海岸2015年到2016年之間,自本有300外粒,煞減到賰160幾粒。舊年閣共澎湖水試所借一百粒,囥佇綠島的海底復育,也去予人偷挖50粒去。縣政府今年閣借21粒,富山護漁區的志工真用心,共這21粒固牢牢。 台東縣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志工,把籃子裡適應了1個多月的車磲貝,重新安置在珊瑚礁石區,讓牠們附著在礁石上生長。 車磲貝外觀很漂亮,生長卻

  • 防止賊偷 硨磲復育徙去臺東富山護漁區

    |

    臺東縣政府為著復育硨磲,今年閣借來21粒來富山護漁區,當地保育志工用心守護,這21粒硨磲成功活落來,拍算7月會閣復育50粒。 台東縣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志工,把籃子裡適應了1個多月的車磲貝,重新安置在珊瑚礁石區,讓牠們附著在礁石上生長。 車磲貝外觀很漂亮,生長卻很緩慢,一年成長3到4公分,壽命最長可存活一百年,也是海洋中最大的貝類。但台東縣政府2015年調查,東海岸有304顆,到2016年卻只剩1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