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野鳥學會:窗殺案件激增 籲玻璃帷幕大樓改友善設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桃園市野鳥學會附設非營利野生動物診所去(2024)年救治2100隻野生動物,比2023年增加近200隻,顯示野生動物救援需求持續攀升;另外鳥類撞窗案件也從2023年3.9%激增到6.05%,鳥類「窗殺」危機加劇。
小心翼翼打針、照料,桃園市野鳥學會附設非營利野生動物診所公布去年救治2100隻野生動物,比起前一年的1901隻增加近200隻,顯示野生動物救援需求持續攀升,其中仍以鳥類為救援大宗;鳥會也首度公開救傷地圖,希望改善危機降低救傷。
獸醫師郭昱德說明,「鳥的救傷數量大概佔到8到9成左右,其他就是哺乳類跟爬蟲類。」
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劉義仁表示,「救傷方面,窗殺的比例非常高,尤其牠撞窗的死亡率更高。」
從救傷數據分析,動物入院狀況和季節變化高度相關,尤其集中在5到7月繁殖季節,颱風來襲救傷數量也明顯增加,去年有16.62%幼鳥落巢送醫。而隨著越來越多建築使用大片玻璃帷幕,撞窗案件也從2023年3.9%激增到6.05%,鳥類窗殺危機加劇。
獸醫師郭昱德指出,「不知道就撞上去嘛。其實我們要改善,就是讓牠們知道說那邊有玻璃的存在,例如說貼一些線或是說貼一些圖案。」
桃園市農業局專門委員胡淑芬表示,「我們贊成鳥會的觀點,一起呼籲這些大樓的帷幕能夠加上點陣圖或者是條型的圖案,然後減少撞擊的事件。」
桃園市野鳥學會表示,鳥類飛行速度快且沒有玻璃的概念,大片玻璃帷幕建築物應採取友善野生動物設計,包括加裝垂墜物、使用點陣貼紙或採用霧面或抗反射玻璃等,有效降低鳥類窗殺機率。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