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創捐血世界紀錄、救逾200萬新生兒 澳洲「黃金手臂」男88歲辭世

BBC報導,全球最具貢獻的捐血者之一、澳洲男子詹姆斯·哈里森(James Harrison)已於2月17日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養老院辭世,享壽88歲,他的家人今(3)日公布了這個消息。
哈里森曾在2005年創下捐出最多血漿的世界紀錄,這項紀錄直到2022年才被一名美國男子打破。BBC指出,由於哈里森的血液中含有一種罕見的抗體「anti-D」,可用於製造治療「新生兒溶血症(HDFN)」的藥物,拯救了約240萬嬰兒的生命,而他也因此被譽為「黃金手臂」。
澳洲紅十字會血液服務中心(又稱生命之血)向哈里森致敬的文章中指出,哈里森在14歲進行肺部手術並接受多次輸血後,便決定成為一名捐贈者。他從18歲開始捐獻血漿,並持續每兩週捐一次的頻率,直到81歲。
哈里森的女兒梅洛希普(Tracey Mellowship)表示,他的父親非常自豪能夠拯救這麼多生命,而且還不需要任何費用或痛苦,「他總是說這不會痛,而且這些救回的生命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梅洛希普和哈里森的兩個孫子,也都曾接受過anti-D免疫接種。
所謂的新生兒溶血症,指的是孕婦的紅血球,與腹中正在發育胎兒的紅血球,產生不相容的情況。患有HDFN的孕婦,體內免疫系統會將胎兒的紅血球視為威脅,並產生抗體進行攻擊,這可能會嚴重傷害胎兒,導致貧血、心臟衰竭甚至死亡。在1960年代中期開發出anti-D治療措施之前,患有HDFN的孕婦,腹中未出世的嬰兒有高達一半機率會死亡。
BBC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哈里森的血液為何會富含anti-D抗體,但一些報告認為,這可能與他14歲手術時接受的大量輸血有關。
根據澳洲紅十字會血液服務中心統計,目前澳洲的anti-D血液捐贈者不到200人,但他們每年可幫助約4萬5千名孕婦和其嬰兒。科學家們也針對這些捐贈者的血液進行研究,希望未來能以實驗室製造出的anti-D抗體幫助全球孕婦,免於遭受HDFN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