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南韓電競選手摘金免兵役 台灣保障有限人才恐外流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南韓電競選手如果在國際比賽摘金,就可免除兵役,反觀台灣目前對電競選手的保障有限,上午在立法院召開的公聽會上,討論國內電競選手兵役和外流問題,體育署回應,預計推出類黃金計劃,希望培養頂尖好手,間接透過國際賽的成績帶動產業界發展。

堪稱職業電競選手發源地的南韓,如果選手在奧運或亞運摘金,為國爭光,就能免除1年半到2年的兵役,去年亞運電競英雄聯盟,南韓擊敗台灣隊奪金,6名參賽成員都免除兵役,不過反觀台灣,對選手的保障有限。

台灣電競協會理事長施文彬認為,「高中3年畢業的時候直接就開始打職業賽,所以相對這個孩子,他不只沒有時間跟你當兵,他也沒有時間跟你念大學。」

要尋求未來有發展潛力的年輕電競選手,施文彬直言兵役是其中一個阻礙。

學者指出,各校發展電競的第一屆畢業生,其實在明(2025)年暑假才會誕生,校內著重培養學生第二專長,包括後勤、裁判和直播等等,畢竟英雄或明星,永遠只有一兩個。

弘光科大多媒體遊戲發展與應用系副教授劉明昆指出,「雖然他一個明星在上面,但是底下的後勤單位其實是很龐大的,所以我們是比較偏向於儘量訓練他們在後勤這部分的能力。」

電競產業含金量高,但人才暗藏外流危機,體育署表示,預計先從職業戰隊的頂尖人才著手,推出「類黃金計劃」。

體育署長鄭世忠提到,「類似像類黃金計劃的概念去協助這些戰隊,不管是從情蒐的部分,從教練的訓練、他們的培訓、出國比賽等等去給予一些協助。」

體育署希望培養頂尖好手,間接透過國際賽的成績帶動產業界發展。

役政署則回應,依照現有法規,去年亞運奪銀的電競選手,都可申請補充兵資格,對於在學方面則可以辦理緩徵,最高到33歲。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