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棍球2028年將重返奧運殿堂 我選手躍躍欲試爭取門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袋棍球又被稱為會飛的曲棍球,即將於2028年重返奧運殿堂。而國內的袋棍球協會也成立10年,一開始從台東的公東高工發芽,到目前全台有52所學校擁有球隊,從無到有再到有望進軍奧運,選手們感到很興奮,也表示會盡全力爭取門票。
5位球員與1位守門員,男子選手要戴上頭盔,穿好護肘、護甲還有釘鞋,手拿球桿表演賽準備開打,球員跑得快但反應更要快,迅速傳接球。開打不久,有人背對守門員照樣射門得分。
「射門!一個漂亮射門!」已經打球10年的胡育鴻以前踢足球,他說袋棍球更需要兼具力量與速度。
袋棍球男子隊國手胡育鴻表示,「足球的速度沒有這麼快,然後因為袋棍球我們基本上都是全速在跑,然後就是那一顆球用球桿傳出去的球速也是很快,譽為就是草地上最速的運動。」
胡育鴻說很喜歡袋棍球可合法衝撞,相較之下女子比賽沒有這麼激烈,因此只需要戴上護目鏡。此次2028年美國洛杉磯奧運將袋棍球列入比賽項目,選手們都躍躍欲試。
袋棍球女子隊國手陳郁涵認為,「這個運動就是能進到奧運裡面是一件很振奮人心的事情,會想要繼續在這個袋棍球裡面,就是一直努力、一直努力。」
國內的重要推手是運動協會理事長林雅貞,一開始她捐贈球具、幫忙找教練,讓袋棍球在台東公東高工落地生根。10年一路走來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從零開始到現在全台52所學校有球隊。
袋棍球運動協會理事長林雅貞形容,「困難啊一路都有,我覺得找人來打是最困難的事情,被這個運動吸引住而不走,這才是最困難的。」
林雅貞說,袋棍球2028年重返奧運殿堂,將更有助於這項運動的壯大與深入民間。目前台灣的男女子代表隊正全力備戰資格賽,帶著興奮與全力以赴的拚勁,目標就是拿到奧運門票。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