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灣面臨升溫、強降雨衝擊 環境部迫切任務率地方調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氣候變遷是現在進行式,全球皆受衝擊,巴拿馬運河因乾旱導致無法運作,數量眾多的貨輪在海上等待通行,巴西也因為乾旱,野火不斷。國內也面臨升溫、強降雨等衝擊,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將來升溫無可避免會衝擊產業,除了減碳,如何引領地方做好調適也很急迫。

從飛機俯瞰,海面上有密密麻麻的貨輪,等待巴拿馬運河放行。營運用水來自人工湖的巴拿馬運河,因為持續的乾旱、雨水不足,導致水位過低,衝擊的是全球6%的海運量能。

也面臨乾旱的巴西,野火發生頻率提高,比2020年增加3成,衝擊的是河岸居民的生存。

巴西漁民馬賽羅說:「有好多野火而且遍地都是,魚群越來越虛弱,生存越來越難。」

該地區光是上半年就發生3400場野火,極端氣候衝擊依賴大自然生存的人們,全球皆然,一樣也將面臨升溫的台灣,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若是將來冬天越來越熱,像是宜蘭礁溪的溫泉產業,其實也將遇到極大的挑戰,要設法去調適與因應。

環境部長彭啟明指出,「所有的資料都告訴我們到2050年,它的冬天只剩下1個月,秋天只剩下一個月、兩個月,這個對當地的產業就會造成很大的衝擊,這個可能在2、30年內就會發生,所以這個時候就要趕快做好一個產業的準備。」

彭啟明將防災與調適,比喻成感冒跟癌症,前者算短期因應,後者則是長期抗戰,他也舉例,要對抗熱島效應,台中市政府也曾修法,透過獎勵容積率提升綠化、多種樹等措施,減緩升溫。但他也坦言,現在國家雖有調適計畫,但多為文書報告,要落實到行動上,恐怕需要重組新方案。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