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民眾搭高雄輕軌受傷不理賠 高捷:擴大投保需研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搭乘輕軌受傷未獲理賠,高雄有民代接獲2起民眾陳情,都是在輕軌車廂內意外受傷,但因受傷原因非可歸責設備或疏失,無法獲得高捷公司投保的公共意外責任險等理賠。民代認為,高捷投保範圍應擴大到月台或車廂內非故意造成的受傷事故,保障乘客安全。對此高捷公司表示,投保險種與其它軌道業者相同,若要擴大投保須研議討論。

手臂打上鋼釘,縫合痕跡觸目驚心,突顯出傷勢的嚴重。60多歲的鄭先生前(2022)年底跟太太在光榮碼頭站搭乘高雄輕軌,沒想到上車後卻因換座位,不慎踩空摔倒。

當事人妻子鄭太太表示,「椅子的下面是剛好有1個截角,椅子比較不好坐,他就想去坐後面,可能是踩空,就摔在走道上。」

鄭先生肩膀和手指骨折,但因受傷並非設備造成,無法獲得高捷公司保險理賠,讓他們覺得不太合理。

民眾認為,「如果是輕軌上跌倒的話,交通工具業者本身應該也有一些責任吧。」

民眾認知也覺得應理賠,民代也表示,近半年接獲2起輕軌摔倒理賠陳情,都沒獲得理賠。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鄭光峰指出,「輕軌意外險都只有建立在是本身的機械受損造成的損傷,那另外1個就是天然的災害才會理賠乘客,投保完全都是建立在它自己的立場。」

民代認為,高捷保險理賠應包含乘客在月台或車廂中,非故意造成的受傷事故。高捷表示,國內各軌道運輸業者投保險種的理賠範圍,都僅限可歸責於軌道系統或場域所造成的意外。

高雄捷運公共事務處長王柏雁回應,「如歸責於捷運或輕軌之系統及場域問題,例如地板濕滑或設備故障等引致旅客受傷,均可依保險規範內容提供理賠。」

高捷表示,擴大投保範圍須研議討論,也提醒輕軌雖時速不超過50,但起步仍需握緊扶手,也要注意座椅、車廂及月台的間隙等狀況,避免意外受傷。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