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墨西哥蠑螈族群密度驟降99.5% 當地學者發起虛擬領養助復育

墨西哥蠑螈的幼態。(圖/台南市兒童科學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長相呆萌的墨西哥蠑螈近年成為國際流行寵物,台灣稱作「六角恐龍」或「六角龍魚」,但是墨西哥生態學家在上週五(25日)發起一項籌款活動,希望民眾付費虛擬領養墨西哥蠑螈,作為普查族群數量的經費,因為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墨西哥蠑螈的族群密度在不到20年內驟降了99.5%。

被稱為有「不老容顏」的白化墨西哥蠑螈,因為皮膚粉嫩、長相呆萌,近年成為流行的兩棲寵物,但是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生態學家25日發起付費虛擬領養墨西哥蠑螈的活動,號召民眾以美金10元至5393元不等的方案,虛擬領養墨西哥蠑螈。

這項名為「Adoptaxolotl」的領養活動會在民眾付費後,即時更新領養蠑螈的健康狀況。捐贈者也可以花錢,為領養的蠑螈購買一頓虛擬晚餐。

圖/截取自Adoptaxolotl募款網站。

發起募款活動的生態學家路易斯·贊布拉諾·岡薩雷斯(Luis Zambrano González),希望把領養捐款用於明年3月將展開的墨西哥蠑螈族群數量普查計畫。去年他也曾發起募款,用於墨西哥蠑螈圈養繁殖實驗以及棲地保育。

美聯社報導,自治大學進行的最新族群數量普查顯示,以前在墨西哥每平方公里平均有6000隻蠑螈,如今只剩下36隻,不到20年的時間驟降了99.5%;另一項最近國際研究指出,野外的墨西哥蠑螈只剩下不到千隻。

路易斯表示,如果沒有物種的數量和分佈數據,就很難知道這些生物還剩下多少,以及優先考慮投入哪些資源。

(圖/台南市兒童科學館)

墨西哥蠑螈臉頰兩側分別長了3根外鰓,在當地被稱為「水怪」,在台灣水族寵物界則稱為六角恐龍或六角龍魚,平均體長僅20公分,因為擁有「幼態延續」的特性,若生存環境不變,能維持粉嫩的容顏,以幼年水棲方式度過一生。

但若遇到水域乾涸、食物銳減等情形,墨西哥蠑螈也會轉為適應陸地生活,變態捨棄如蝌蚪般的尾部以外頭上的外鰓,改用肺呼吸,同時還會全身變黑、手腳變大。

於是挑戰維持墨西哥蠑螈的幼態成為國際上流行的飼養樂趣。此外,蠑螈不可思議的四肢再生能力,也令科學家嚐試從中尋找組織修復、甚至癌症復原的關鍵。

不過,為墨西哥政府調查蠑螈物種的另名生態學家亞歷杭德羅·卡爾扎達(Alejandro Calzada)表示,墨西哥幾乎所有18種蠑螈已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原因包括日益嚴重的水污染、致命的兩棲真菌和外來種鱒魚的威脅。

墨西哥城霍奇米爾科湖的這條運河是瀕蠑螈的原始自然棲息地。(圖/美聯社)

亞歷杭德羅說,「我們缺乏對墨西哥城所有河流的大規模監控,沒有足夠的資源進行深入研究。」

美聯社也報導,墨西哥現任總統的6年任期內,給予該國環境部門的資金比其前任減少35%,最近又再批准將環境部門的資金削減11%。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