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早產兒照顧費高4倍 民團籲補助養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每年新生兒人數不斷下探,但早產兒比例卻不減反增,根據國健署統計,2022年早產兒的比例達10.56%。民間團體調查也發現,早產兒家庭平均出生6個月內的自費金額為11萬4000多元,相較於足月兒的2萬8000多元高出近4倍。呼籲政府能提供早產兒家庭養育照護津貼,給予完善健康照護支持。

台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 2022年全年新生兒數大約只有13多萬人,雖然創內政部統計以來新低,但早產兒比例卻不減反增。

根據國健署統計,2022年早產兒的比例達10.56%,也就是目前台灣每10位新生兒當中就有1位早產兒。

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鄭玫枝表示,「早產他所有的器官都不成熟,所以從腦部、眼睛、耳朵、肺臟、腸子,然後又容易感染,這條路真的非常非常難走。」

民間團體表示,近10年早產兒比例除了持續攀升,早產更是新生兒死亡最常見的直接原因,因此無論照顧密度、治療與藥物相關花費,都較一般新生兒為高。

從調查中就可發現,早產兒家庭平均出生6個月內的自費金額為11萬4000多元,相較於足月兒的2萬8000多元,高出近4倍。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指出,「我們需要持續的給他們營養照護,除了足夠的母奶、配方奶、副食品,他們還要添加1、2年的,譬如說綜合維他命、鐵劑、益生菌,他們在住院期間只要吃奶吃到已經消化得不錯,我們會添加母乳添加劑,10盒的話1盒2000元,我們其實都覺得比奶粉還要貴。」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彭純芝也認為,「如果自費購買,29週小的早產兒家庭,大概出生6個月要花到16萬元,自己要額外掏腰包,這一塊到最後申請補助不見得申請的到。」

民間團體表示,在龐大費用壓力下,希望政府能提供早產兒家庭養育照護津貼,讓早產兒出生前6個月,就給予完善的健康照護支持,降低早產兒併發症發生率及失能率。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