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擬引進首座移動式加氫站 試行1年再擴據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氫能車是未來趨勢,日前經濟部能源署已經發布相關管理許可辦法,為加氫站設置提供法源依據。今(6)日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表示,年底將引進全台首座移動式加氫站,先以可移動式加氫站短期示範,預計試行1年再擴大至北中南等據點。
4個盲點偵測器,駕駛座兩邊還有螢幕來顯示最新路況,而且只要將氫氣沿著管線直接灌充到儲氫設備,短短10分鐘就能再出發。
這是台灣第一輛自製的氫能源電動巴士原型車,在今(2023)年上半亮相後,經濟部能源署也在11月1日發布,實施加氫站銷售氫燃料經營管理許可辦法。現在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在立法院證實,將提出申請設置加氫站,而這也是國內第1家申請設加氫站。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質詢表示,「韓國現在的氫能車,登記的已經有大概3萬輛,連他們的加氫站也上升到300多座,所以你今年要做第1個移動式,我們的腳步確實是比較慢。」
李順欽則回應,「短期當然就是說先可移動式的加氫站,如果成效好、民眾溝通也都可以接受,我們當然會擴大。」
實際將日系廠牌所推出的氫能源車及純電動車做比較,氫能車加氫平均只要5到10分鐘就可以加滿可行駛750公里,而純電動車快充半小時電池只充80%滿,因此氫能被視為最具潛力的新能源。
現在中油投入加氫站,屆時除了幫車子加油外,還可以打氣,逐步建構氫能車所需的運行環境。只是建置一個加氫站至少要新台幣1億元,費用相當龐大,初期勢必要政府補助。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楊家豪表示,「加氫站由於要考慮到高壓氫的儲存,再加上它的加註設施也非常精密昂貴,所以在建置成本上,加氫站要比加油站、甚至是相對於現在這種充電站,它的建置成本其實都是非常高昂的,那也導致說一般的使用者,如果要運用氫能車的話,他要有比較多的時間才可以回收成本。」
學者表示,目前台灣政策對於氫能源補助還沒有完全發揮效益,不過在基礎建設完成後,相關的應用,像是新能源車的銷售跟發展,就會有比較大的助益。且未來中油除了扮演氫能源主要提供業者外,在進口或者是儲存運輸方面也可望扮演重要角色。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