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行名目帶團遊中國 導遊兼司機撞護欄難理賠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組團到中國旅遊的禁團令還沒解除,卻有民眾指控25日花1萬2900元跟團到中國江南6日遊,旅行社告知行程註記是自由行,但實際上有行程。民眾不以為意如期出發,才發現旅遊團只有4人小團,不僅沒台灣領隊隨行,中國當地導遊還兼司機,旅途中差點撞上護欄,原定餐點也因人數不足,不出餐得自理,讓民眾一肚子氣。
中國江南的湖光山色美景,吸引不少旅客前往觀光,不過有台灣民眾上網控訴,25日花了1萬2900元跟團到中國江南6日遊,旅行社告知行程註記是自由行,但實際上有行程。
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駱炫宏表示,「台灣到上海的機票的話,基本上FIT大概就1萬2,如果以陸籍航空來講基本上落地的部分都是招待的,8個人的情況下跟4個人,當然最後的變更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餐食。」
民眾上網爆料,除了餐點有落差,到了中國才發現當地導遊得身兼司機邊講解邊開車,開上高速公路不到半小時差點擦撞護欄。
向旅行社反映,旅行社表示已經轉達公司積極處理中,民眾進一步詢問私人車的保險或旅遊乘客險,得到的回應是,買自由行贈送行程,如果旅客不滿意,可以自己去玩。
民眾認為,「自己出去玩就好啦,現在網路那麼發達,就事先自己做好準備。」
觀察過去,2019年疫情爆發前,國人到中國旅遊人數一年有404萬人,之後逐年遞減,今(2023)年1至9月累積有117萬人,顯示國人到中國旅遊熱潮不減。
由於台灣目前尚未開放旅行社組團到中國玩,傳出部分旅行社改以自由行名目落地成團方式,遊走法律灰色地帶。
旅遊品保協會公關主委李奇嶽認為,「求償方面會相當地困難,因為沒有受到台灣的法令保障,等於你在當地參團有任何消費糾紛,沒辦法循法院制度或者是品保協會的協調。」
台中市府法制局消費者服務中心主任消保官何怡萱評估,「有約定了清楚雙方以後就是依照契約來履行,如果針對在地地陪和司機內容,雙方都沒有約定清楚只有用口頭約定,事後就會有一些舉證上的困難。」
品保協會指出,台灣有4000家旅行社,過去約有9成都有發團到中國,想杜絕旅行團遊走法律灰色地帶,恐在兩岸對等開放團客旅遊前,依舊防不勝防。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