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環局設移動式水質感應器 即時監測掌握汙染排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要即時監測水污染,花蓮縣環保局特別在易受污染水域裝設移動式水質感應器,一旦發現問題就可立刻派員稽查,不過環團雖肯定監測系統設置,但希望開罰比例能更符合民眾觀感。
桌上這根2吋的PVC水管內,隱藏的就是監測水質的感應器,只要溫度、PH值、溶氧量、導電度等出現異常,透過物聯網結合傳感設備,稽查人員就可透過手機第一時間掌握狀況,並前往稽查。
花蓮縣環保局水污染防治科長彭如秀表示,「環保署一共補助10台,那目前一共設置8處位置,主要分布在屢遭陳情的河段區段或排水區域,做即時的監控。」
不過花蓮民眾對水污染感受最深的,就是花蓮溪出海口附近的紙漿廠污水排放。
近日就有民眾發現花蓮大橋下有一大片深色廢水還有異味,環團認為稽查開罰似乎與民眾觀感落差甚大。
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副分會長李志芬認為,「花蓮溪過了下游是重要的國家級濕地,政府部門可能要在民眾的觀感再加強要求廠商,譬如說這顏色、臭味部分要處裡,而不是說這符合放流標準。」
環保局強調,紙漿廠污水排放監測設備是更高規格的自動連續監測,目前監測污染值皆在規定範圍內,此外縣列管事業單位共有500多家,包括花蓮溪、美崙溪、七腳川溪與一些大排都有裝設監測,請民眾勿碰觸設備,以免影響相關數據。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