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民間社團復興北管 創新編曲盼打破喪葬刻板印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宜蘭北管社團逐漸沒落,年輕人不願意投入,難以傳承。薪群福蘭社執行長康立宏向文化部爭取預算,執行復興北管社團的工作,除了幫社團拍攝MV、做形象照拍攝,並編寫新的近代樂曲,用北管樂器演奏,希望能扭轉北管樂曲只會出現在喪葬場合的刻板印象,後續還會對外招生,開班授課,傳承北管文化。
練習演奏〈愛情的騙子〉、〈我問你〉等近代歌曲,薪群福蘭社執行長康立宏向文化部爭取預算,執行復興北管社團的工作,編寫近代樂曲曲譜,讓社團成員練習演奏,要翻轉形象。
康立宏說:「我覺得在傳承之前,一定要先改變刻板印象,就是去扭轉大家對於北管等於喪事音樂的這種印象。」
宜蘭北管社團近年逐漸沒落,年長人才凋零,加上年輕人不願投入,難以傳承,成員出現嚴重的年齡斷層。有社團成員分析,主因是北管社團大多都是在喪葬場合演出,讓外界有刻板印象,無法吸引人投入。
宜蘭總蘭社頭首吹林寶嬌表示,「所以你說要教,就沒有人願意學,年輕人不想學。」
羅東薪群福蘭社陳映哲坦言,「其實社員都凋零了,現在像我們福蘭社的話,最高齡已經87歲。
康立宏為了復興北管,還幫社團拍攝MV、拍攝形象照,集結縣內北管社團做創新,接活動演出,由於各社團演奏方法會有不同,加上要練習新曲目,平時也會團練。
康立宏表示,未來創新工作逐漸成熟後,會開始對外招生,開班授課,盼能藉此讓宜蘭北管社團延續下去。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