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去年登錄台南市民俗 府城縣城隍夜巡授證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府城縣城隍夜巡去(2022)年11月公告登錄為台南市民俗,保存者為全台首邑縣城隍廟。趁著農曆7月過後首個週六舉辦前,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進行文資授證,並扶轎陪同城隍爺走出「市定首巡」第一步,啟動今年夜巡捉拿逾期未歸鬼魂。

由頭旗、開路鼓、七爺八爺、家將團、大駕、神轎組成的香陣隊伍,在台南重要的路口「打路煞」、途中偶發性的「抓鬼」任務等,這是全台首邑縣城隍廟,保存豐富的在地獨特儀式。

市府去年11月公告登錄為台南市民俗,16日出發夜巡前也進行文資授證。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說明,「它3年一次,會在農曆7月29號到8月2號在我們的廟前設置行台,讓這些好兄弟們伸冤。這非常特殊。」

廟方大駕班郭先生認為,「當然這種廟會集會,都是撫慰人心或是除穢,讓大家行人過路口時候或是在生活上都可以安居樂業。」

縣城隍夜巡起於1970年代,意在驅鬼除煞,2007年起定期在農曆7月過後首個週六舉辦。

去年夜巡大駕更曾衝進民權派出所為2位殉職員警伸冤;今年5月忠義路和成功路口的斑馬線死亡車禍;以及16日發生的安平臨安橋便橋死亡車禍,兩處16日夜巡路祭,引起群眾圍觀。

郭先生指出,「那邊不在我們規劃當中,那到東門圓環,城隍爺又突然轉向往中華西路那邊前進。原則上其實,因為包括女童案、包括殺警案,昨天是因為早上剛發生,我們不清楚情況下,就是按照城隍爺指示下去做。」

去年9月文資委員訪查,認為民俗極具特色,居民自發參與度高,保存者也十分用心,期盼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後,讓民眾看見珍貴、獨特民俗,能永續傳承。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