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來台移工逾70萬人 民團報告提歧視待遇4大缺失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來到台灣工作的移工超過70萬人,勵馨基金會今(28)日上午公布與多個團體共同提出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平行報告」,探討台灣非公民所受之歧視待遇,提出4大面向缺失,外籍移工面臨的問題包括警政單位缺乏通譯、本籍外籍勞工同工不同酬、遭遇歧視也不知道管道申訴。

國內移工超過70萬人,主要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男女比例各半,移工在台灣工作有遭遇歧視嗎?

來台12年的印尼家事工法加坦言,台灣工作環境不太好,薪水比其他國家低且完全沒休假,她之前甚至長達3年沒休假,現在雇主比較好,讓她一個月休2天。

印尼甘那斯社群創辦人法加說:「如果上班的話,每天工作就是24小時,然後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睡覺。」

來自菲律賓的Jasmin認為,台灣政府的法令沒有站在保護移工的立場,警察無故盤查移工也讓人感到很不受尊重。

桃園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理事潔思敏.盧雅思提到,「我們隨意就被盤查要求拿出身份文件,要我們拿出工作居留證跟護照,用非常不禮貌的方式,很沒有禮貌、很粗魯的態度。」

勵馨基金會與多個團體,共同撰寫平行報告,呈現移工在台灣所受的歧視待遇。

在就業部分,移工無法自由轉換雇主,家事工並未受勞基法保障,就算在工廠工作可領取最低基本薪資,也面臨同工不同酬。

勵馨基金會移住者服務中心主任李凱莉指出,「他們常常就是只能夠做夜班,然後不能夠調班,他們甚至沒有休假,分配的工作一定比本國人粗重。」

此份報告提出移工遭遇的歧視待遇,還包括警政單位缺乏通譯人員、移工遭遇人身安全,報案遭拒絕受理、媒體對移工有偏見跟仇視言論,移工也因為醫院沒有通譯無法就醫,而萬一受傷就醫後會被要求解約回國,以及歧視之就救濟與保護的資訊貧瘠、面臨不知管道申訴等困境。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