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國民法官審判第一例 受家暴刣翁判關7年2個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北有一層某刣翁的案件,成做頭一層國民法官參與審判的案件。經過3工的審理了後,合議庭認定刣翁的婦人人雖然有自首,但無完全符合會當減刑的條件,落尾判伊7年2個月。有國民法官表示驚家己法律知識無夠,而且開庭的資料真濟,需要開真濟氣力去了解。(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不堪長期被家暴,季姓婦人去(2022)年11月,趁丈夫熟睡把人殺害,這起殺人案,新北地院加入國民法官開庭審理,21日判決季姓婦人,有期徒刑7年2月。

季姓被告家屬表示,「站在同理心給了我們這個判決,我想這是她真的需要接受到的正義判決,但是因為我們年紀都很大了,這麼長時間的服刑下,除了身心煎熬,身體也不知道會不會照顧得很好,我們都很擔心,不知道將來還有沒有見面的機會。」

犯下殺人重罪,最關鍵的量刑問題,能不能減刑?檢辯多次攻防,最後合議庭認定,季姓婦人只符合自首要件減刑,但畢竟整起案件是全台第一起國民法官參審,對審檢辯及國民法官都是新挑戰,從審理到宣判格外引發關注。

新北地院審判長黃湘瑩指出,「他們有時候在用字遣詞不會這麼的精準,但實際上他們要掌握、問的內容跟方向都很貼切,有些可能就是他們的想法角度跟我們都不一樣,所以他們思考的點,有些是我們連想都沒有想到。」

國民法官表示,「問問題的時候,你會準備好要問什麼問題,只是他回答後,你準備好下個問題的時候,心裡會空白,突然不知道要問什麼,就可能就比較問得莫名其妙一點。」

有國民法官說,開庭審理時多少會惶恐,就怕法學知識不足。也有人提及,庭上充斥大量資訊,光理解就耗費精氣神。

現在新制上路,各地方法院累積超過40件,涉及殺人和酒駕致死等案件,將由國民法官跟職業法官一起合審合判,由於採密集審理,力拼短時間宣判,也考驗審檢辯及國民法官的耐力與耐力。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