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豬瘟疫苗7月起全面拔針 台灣爭列非疫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養豬業跨入另一項新紀元,繼口蹄疫成功改列非疫區,接下來也要力拚申請非傳統豬瘟疫區,讓台灣生鮮與加工豬肉都可外銷,成為亞洲唯一沒有口蹄疫、非洲豬瘟和傳統豬瘟的國家。
簡易翻動的食物槽,方便整理、清洗,還有母豬分娩欄組,這些設備都是嘉義民雄這間養豬戶參與政府養豬轉型計畫後做出的改變,育成率明顯增加。
新中天畜牧場經理陳鈞緯表示,「就是一胎大概在11頭左右,如果以過去的傳統式畜舍,比較差的可能會在8頭到9頭。」
全台近6000戶養豬戶,產業鏈產值1000多億元,政府積極輔導轉型,已輔導16家屠宰分切加工廠通過HACCP認證。雲林元長鄉這間屠宰場,2年前通過認證後,今(2023)年4月得到菲律賓同意出口生鮮豬肉。
和榮意食品有限公司行銷組長陳貞君指出,「在2個月前有通過可以把產品出口到菲律賓的資格,在大約下個禮拜,菲律賓廠商也會過來這邊跟我們洽談,希望能夠洽談成功有這機會。」
要養殖戶提升國際競爭力,是因為台灣豬肉外銷通路將擴大,傳統豬瘟可望消滅,在2006年後就沒有確診,今年7月開始停打疫苗、全面拔針,接下來一整年沒有確診病例,就可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申請將台灣列為非疫區,也代表台灣的生鮮豬肉、加工豬肉可外銷到更多國家。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提及,「我要請所有的農民放心,現在都沒有病毒,所以疫苗絕對不能偷打。我要拜託大家,雖然一針沒多少錢,如果這個成功了,後年之後我們的豬肉要賣日本就指日可待。」
養豬戶最困擾的3大豬疾病,口蹄疫在20幾年努力後,2020年已被列為非疫區,非洲豬瘟肆虐嚴重,亞洲只有台灣跟日本排除,目前最大挑戰就是脫離傳統豬瘟疫區。政府也呼籲養殖戶一起努力,再寫台灣新歷史。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