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估美國6月暫緩升息 央行跟進與否學者提疑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央銀行15日週四將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不過,隨著美國聯準會很可能在6月暫緩升息,市場多數預期,央行本季利率政策將跟進FED暫不升息。不過,許多專家分析,央行在做出決策前得面臨通膨率高於2%,以及經濟成長率能否「保2」的危機,加上國內出口連9黑,也增加升息疑慮。
超級央行週登場,美國聯準會和台灣央行都將在15日公布最新利率決策。不過,國內外匯專家和經濟學家都預估,美、台這回有很大機率,將暫停升息。
金融理財顧問南希達烏德表示,「樂觀的是,我們正走在戰勝通膨的正確軌道上,美國聯準會可能會暫停升息。」
台經院國際處暨景氣預測中心研究員邱達生認為,「1到5月我們的出口年增已經是負的,將近負的17%,而且第1季的GDP成長率,我們是負的2.87%,這個放在全球的主要經濟體裡面,我們算是後段班,那因此在這樣子的一個壓力之下,我認為央行不會去調整它的基準利率。」
統計從去年3月開始,央行已經連5度升息,累計升幅為0.75個百分點,央行重貼現率升抵1.875%,創近8年新高。
而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曾透露央行是否繼續升息,主要關注消費者物價指數以及核心CPI是否持續走高。考量國內通膨率,仍高於2%的警戒線,央行有持續升息的誘因。但在對抗通膨前,央行可能會顧忌國內經濟成長率,能否勉強保2?除了這兩大難題,台灣還有出口連9黑的疑慮,學者也提出建議方案。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說:「整個實質總薪資還是被通膨吃掉,所以實質總薪資在下降,另外一個就是基於儘早去控制,預期通膨心理的這個角度,如果央行可以維持一個至少升息的幅度,應該是比較健康的。」
學者建議,央行不應輕忽通膨威力,儘早穩健升息打通膨,朝一次升半碼前進,才能讓市場資金成本,呈現合理水準,也有助縮減美金台幣利差,才不會讓疲軟出口額雪上加霜。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