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宜縣安農溪擬設三面光賽道 鄰近淺山帶破壞生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宜蘭縣政府研擬在安農溪做激流標杆人工賽道,但環團發現,縣府提出的賽道規劃是在已整治的河裡,做混凝土且三面光的賽道,且鄰近生態敏感的淺山帶,批評嚴重破壞生態。縣府回應,環團意見會納入工程設計中,會研議降低賽道人工設施,持續與環團溝通中。

水流湍急的三星鄉安農溪,兩岸充滿綠意,但宜蘭縣政府爭取體育署2億元補助,研擬在安農溪從雙賢二號橋開始,往下游約500公尺的範圍,設置混凝土且三面光的激流標杆人工賽道,要打造激流標杆國際級賽道,旁邊再挖出人工河道,符合河防需求,但引起環團批評破壞生態。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表示,「三面光對這個地方,不管是水生植物、水生動物還有像鳥類哺乳類,還有爬蟲類的棲地,都會造成相當相當大的衝擊。」

宜蘭縣水利資源處處長李岳儒表示,「我們會讓整個賽道的人工化設施降低到最少,我們也會持續跟環團進一步溝通。」

安農溪施設賽道的河段因鄰近生態敏感淺山帶,光在周邊棲息的鳥類就有53種,更有樹蛙、蛇及山羌等生物棲息,生態豐富。環團質疑,任何動物誤入賽道根本是死路一條,加上安農溪土砂豐富,後續如何維管也是問題。至於縣府要施設賽道,也須向一河局申請河道使用。

第一河川局長董志剛表示,「大概初步有跟縣府提到的意見是,請他們盡量降低人工化設施的那個比重。」

第一河川局建議,盡量降低賽道的人工化設施,且需兼顧河防安全與維持現有的休憩功能。縣府表示,將持續與環團溝通,至於河防安全及原有的休憩功能,都會透過副河道解決,賽道的後續的維管問題,還要研議。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