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罕見釣出50隻「地震魚」 專家排除海底擾動
章明哲/台東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海底底棲生物「皇帶魚」經常傳出浮上海面被民眾撿到或是被漁民用網子撈到,傳說是因為有地震,牠們才會浮上來,在東海岸海灘偶爾在地震後才會發現一、兩隻,但10日卻有漁民在東海岸石梯坪外海一次釣到50隻皇帶魚,情況非常罕見,還有網友認為是中共在東部外海軍演的關係,驚擾到牠們。不過專家說,漁民是釣到的,跟浮上海面被捕獲的情況不同,排除海底被擾動的因素。
成功鎮新港拍賣漁市10日一次陳列一大批皇帶魚,拍賣的實況很壯觀,一共有50隻的皇帶魚、460公斤重;不過成功鎮的老漁民說,這種魚又叫地震魚,地震後就會出現不稀奇,但是一次出現這麼多隻,真的很特別。
成功鎮漁民說:「東部很經常有地震,這幾年,想說這幾年也不曾像這次這樣出現3、40尾這麼多。」
東部海域經常有漁民在海上撈到皇帶魚,而且魚體長度都有3、4公尺長,每次捕獲都在拍賣漁市造成轟動,但有市無價,因為不好料理價格都不高。可是這次在石梯坪外海捕獲的50隻皇帶魚,有人擔心會有大地震,也有人說是中共在東部軍演,驚嚇到牠們。不過專家說,這次漁民是用底棲延繩釣,剛好投放到皇帶魚的棲地,才會一次釣到這麼多。
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侑勖說:「牠是自行就餌,因為我們到了牠的棲息的區域,去做一個釣獲,然後牠自己來就餌,所以不是說牠因為受到驚嚇,所以離開牠平常棲息的區域。」
業者說,這次可能也是東部第一次出現最多皇帶魚的紀錄,而且很快就被買家買走,拍賣很順利。
黃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