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台灣執業中的大客車駕駛,平均年紀來到49.5歲,大車駕駛缺工又高齡,恐怕為常態,公路總局表示,已祭出受訓和留才等相關補助,鼓勵駕駛人投入職業大客車行列,會持續觀察政策的成效。
盯著公車即時動態看板,民眾等車等好久,全台大客車駕駛幾乎都在缺人,有人發現,離峰時段的班距,好像也越來越長。
民眾說:「現在我要回去,我有2種車可以搭,有一班要等到快30分鐘」;也有民眾認為,「駕駛年紀都比較大一點,應該看起來都40、50歲以上的,幾乎應該很少年輕人,包括社區小巴類似都是這樣。」
疫情期間,大客車駕駛嚴重流失,加上工時相對長,不受年輕族群青睞,目前處在「缺員又高齡化」的狀態下,公路總局統計,截至去年底,在第一線執業的大客車駕駛有4355人,平均年紀49.5歲,其中,45歲以上人力,超過7成。接下來,隨著資深駕駛退休,甚至可能面臨人力斷層。
公路總局輸運組長梁郭國接受電訪表示,「擴大徵才就是客運跟遊覽車的部分,對於新進的駕駛人員,都可以在教育訓練生活津貼,預留的獎勵金的部分都有補助,算起來的話最高一年大概13萬左右。」
公路總局表示,為鼓勵新進駕駛加入,已推出受訓和留材等補助方案,來協助業者,希望可以招募到1800名客運駕駛,方案才剛上路,會持續觀察,滾動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