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開講/布袋居民自發性造林 固沙養灘擴增沙灘地
林建成 蔡明孝/嘉義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嘉義布袋的民眾,把海洋廢棄物用來固定海沙灘,讓沙灘增加25公頃。這也讓布袋得到真多國際大獎的肯定,今晚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就跟著郭采彥來去布袋,看他們的環境永續行動。
嘉義布袋社區導覽人鄭怡雯表示,「我常常都跟來這裡的遊客說,我們台灣海峽,有Tiffany藍的浪漫,還有土耳其藍的美麗。這些年因為布袋商港建設之後,沙子會一直往布袋商港去,因為它怕航道淤積,所以它就不斷不斷的抽沙,抽沙之後呢。我們這裡的沙子,就會往那個地方做填補,再加上海平面的上升,所以我們這邊的沙,就從原本的八百公尺,到變成離岸邊,離我們的河堤只剩下一百五十公尺。」
鄭怡雯又說道,「當初政府因為說沒這樣的預算跟經費,所以我們在地居民,組織了大概一個社區的巡守隊,然後我們開始用最古老的方式,把廢棄的蚵棚,用人工的方式搬運。搬運完之後呢,我們再去把它定在沙子裡面,有沙了之後就可以幹嘛呢?就可以種樹,所以我們在這個海岸線,總共種了將近一萬棵的木麻黃,還有水黃皮、白水木,還有林投。」
鄭怡雯指出,「這竹籬都是我們用廢棄的蚵棚做的,它能夠把沙子留下來的功效,是非常卓著的,而且我們用的就是不花一毛錢,用的所謂的海廢的部分,但是海廢,我們重新賦予它價值,它可以延續這塊土地的一個生命跟活力,這邊有很多養蚵的人,然後蚵棚基本上大概六年就會毀損,我們常常講說,蚵棚生產牡蠣的這個食物,可是再經過六年之後,我們就竟然把蚵棚當作廢棄物,所以我們才想到說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重新賦予它價值跟生命力,所以我們也用了廢棄蚵棚架去做植栽,讓客人來到這裡能夠體會,在這塊土地上面,有這些所謂的海廢,其實它還有其它的作用,跟它可以美化我們的周圍環境。」
黃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