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漂垃圾變身家具 造訪澎湖東嶼坪嶼人文風情

澎湖東嶼坪嶼這幾年遊客變多,民生用水不夠使用,107年有設置海水處理淡化廠,要解決用水問題。另外也有在地人,把海漂垃圾變成家具。

海管處東嶼坪嶼海水淡化廠操作員丁英超介紹,「這是我們的海水淡化區,它的日產量1天可以產生20噸的民生用水,及3噸的飲用水,供給當地居民及觀光客使用,先把海水的雜質先過濾,然後再用抽水馬達,抽到海淡廠裡的第一道濾心裡面,經過過濾,然後產生民生用水,這個直接就可以生飲了,因為這個有經過殺菌,我們海淡機的造水成本很高,還包括油料的運費,1天1噸的水,需要4公升油料去發電造水,所以一般1噸的成本大概要100多塊。」

丁英超在閒暇之餘,也會到海邊撿海漂垃圾從事創作。丁英超表示,「每年全世界製造的海漂垃圾,從480萬噸到1270萬噸,這個都是海漂垃圾撿來的,從海邊撿來的木頭我們可以來做椅子、桌子、餐桌一些壁掛架,浮球可以做一些燈具,像我撿的漁網,我就把它做成吊床。漁網也是一個很嚴重的海漂垃圾,它會造成一些生態的死,這個愛心也是海漂的大船纜繩,我們澎湖大大小小90個島,只有來東嶼坪嶼才有爬山的感覺,我可以帶你到海邊去撿一些海漂垃圾,回來創作一些海漂的作品,然後你帶回去更有一個旅遊的意義。」

丁英超說,「桌子、椅子我的那個架子,像老婆的廚房櫃子,我都是用海漂木頭,或是他們廢棄的木頭來創作的,不需要去花很多人的錢,就可以創作,過著很舒服,很簡單的生活。」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