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在日前調查「3+11」的防疫措施爭議,22日發布了調查結果。監委表示,指揮中心的決策考量雖然是有所本,但沒有對外詳細說明,應該要檢討及改進,而指揮中心也再次重申了政策放寬始末。
去年5月本土疫情大爆發,輿論將責任歸咎於放寬機組員「3+11」防疫措施,監察院22日發布調查結果指出,指揮中心從原本5+9調整為3+11決策考量雖有所本,但未對外詳加說明,應檢討改進。
監察委員浦忠成表示,「這樣的一個措施改變我們覺得當時的指揮中心要負清楚說明的這個責任,可是我們覺得當時其實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監委進一步表示,雖然「3+11」決議過程無會議紀錄並沒有違反規定,但畢竟防疫措施的變更動輒影響千萬國人,希望未來應修法明定何種決策要有會議紀錄,而指揮中心也在下午記者會上再次說明了放寬始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4月13日的時候再次檢視管理成效,發現整個違規的件數幾乎是零,然後從3月4日到12日,採檢了9千多人也都是陰性,所以我們才決定進一步這個放寬。」
「3+11」政策首都選戰持續攻防,監院調查報告遭藍營質疑是輕放,蔣萬安痛批監察院有失公信力是民主危機,民進黨參選人陳時中則強力反擊,蔣萬安大概是選舉選瘋了。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看到監察院這樣的決定,他等於犧牲掉自己的地位跟公信,這是一個民主的危機。」陳時中則說,「我想他大概選舉選瘋了,監察院我們國家的五院之一,他認為在程序面如果能夠記錄更清楚,能夠跟國人講得更清楚,那樣更好,將來我相信衛福部也會這樣子做。」
針對質疑,監委也做出回應,不會隨著任何參選人提出的意見就搖擺,調查報告約詢多位專家學者整合看法,至於是否有不足的的地方就交由民眾參閱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