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專櫃琳瑯滿目的香水散發出獨特的魅力,但許多人可能沒想到,烏俄戰爭所引發的歐洲能源危機,如今也可能衝擊這些的精緻香水瓶的生產。
亨氏玻璃公司副總裁阿賈克說:「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天然氣或能源的價格跟2019年相比就高了10倍,甚至20倍,波動非常大,而且高得離譜,在經濟上沒辦法承受。」
德國的亨氏玻璃,是全球最大的香水玻璃瓶製造商之一,西元1622年成立至今剛好屆滿4百年,儘管他們在德國中部克萊恩泰陶的工廠還在運作,但由於俄國已減少8成對歐洲天然氣的供應,讓從沙子的加熱到外觀的成形,都需要靠大量天然氣加熱的玻璃製造業,受到嚴重衝擊。
儘管亨氏企業已將部分的熔爐改用電子加熱,但如果要將全部生產設備都電子化,超過15億台幣的經費,他們坦言沒辦法負擔。
副總裁阿賈克提到,「如果這些投資是必要的,以我們公司的例子來說,就需要大約5000萬歐元(15.3億台幣),我們無法獨自負擔,完全不可能,我們需要聯邦跟州政府的幫忙。」
歷經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以及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亨氏玻璃都挺了過來,但這次的天然氣短缺確實讓他們感受到壓力,擔心德國的玻璃製造業恐怕會消失,因此已考慮將工廠轉移到中國或印度。
至於德國另一個需要高度倚賴天然氣的產業就是鋁工廠,德國的羅傑斯鋁工廠,負責提供包括福斯汽車、馬牌輪胎、航空及醫療產業的鋁製品零件,如今面臨天然氣短缺跟大幅漲價的困境,他們也被迫改變工作時間跟熔爐的運作,而增加的成本也必須轉嫁給顧客。
羅傑斯鋁工廠跟其他同業,已經跟當地大學聯手研發利用氫氣來加熱的熔爐,希望能降低,最終完全擺脫對天然氣的倚賴。羅傑斯公司的管理主任吉爾德表示,「像這樣的研發通常都需要好幾年,所有的熔爐都要重新設計,但我們有信心能夠做到。」
烏俄戰爭至今沒有任何停火跡象,俄國最終有可能對歐洲完全切斷天然氣的供應,因此歐盟7月底擬定了到2023年3月底之前,要求各成員國減少15%天然氣使用的計畫,而且已從這個星期開始執行。
西班牙就已經通過立法,即日起至2023年的11月,西班牙的公司行號、商店和餐廳,夏天的冷氣溫度不能低於攝氏27度,冬天的暖氣不能高於攝氏19度,而且商店的大門也須保持關閉,櫥窗跟招牌晚上10點後也必須關燈,西班牙政府評估透過這些規範,每年可減少7%的天然氣用量。一場烏俄戰爭所引發的能源危機,也連帶喚起歐洲人節能的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