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土病例新增6萬多例,疑似有降溫現象,不過有專家表示,北北基桃染疫人口已達一定程度,這2週全台確診維持在6萬到9萬之間,整體疫情要下降,可能要到7月以後,建議將邊境檢疫縮短為3+4。
近來新冠本土疫情有降溫現象,有專家認為,北北基桃地區染疫人口、達一定程度,加上台北市暫停實體課程等政策,人流、車流大幅下降,病毒進入「碰壁期」,這2週全台確診人數維持在6萬到9萬之間,不過整體疫情要明顯下降,可能要到7月以後。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你大概感染到50%、60%以後,你的下降才會很快,可是北部不一定有滿足到這麼高的感染率,那所以呢,我認為北部的下降,會慢慢下降啦,到了7月應該會看到下降,而且是蠻明顯的下降。」
專家表示,等疫情逐漸平穩,國人疫苗接種率提高,加上醫療量能也充足,就能考慮放寬邊境,讓經濟復甦,但不必一次到位,建議6月可視疫情,先將入境居家檢疫天數,從現行7+7,縮短到3+4。
陽明交通大學醫管所副教授洪子仁建議,「6月5日之後,如果說整個疫情的流行曲線,有向下的情形,我們就可以從目前的邊境的檢疫從7+7,或許先縮到3+4。」
專家強調,放寬檢疫最大考驗,就是可能有新型病毒進來,使得國內確診人數又會再往上升,不過這是世界各國必經之路,只要醫療量能足夠,高危險族群,例如高齡長者和兒童都普遍接種疫苗,邊境還是要逐步放寬,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