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荔枝災損逾2成 果農5/26前可申報天災救助
王威雄/雲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雲林縣荔枝種植面積約80公頃,但受3月下旬下雨影響導致著果率低,經雲林縣政府、農糧署中區分署與台南區農業改良場人員現勘後,荔枝確實受災嚴重。農委會16日公告,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每公頃9萬元,若園區受損達20%以上,即日起到26日可到土地所在公所辦理申報。
已結果的荔枝數量不多,雲林縣的荔枝種植面積大約80公頃,集中在斗六市及古坑鄉,但今年3月下旬連日下雨,剛好碰上荔枝果樹開花期,因此造成授粉不完全現在出現延遲性災損。
一名雲林果農指出,「受下雨影響,氣候影響也是,就是雨下一整夜,大約晚上8點半下了一場雨,早上來看就都造成落果了。」
雲林縣農業處代理處長蔡耿宇表示,「可能是3月份那時候有下雨,導致它開花授粉的時候不好,所以說可能導致後續結果不良,單一園區可能會有多個果,它現在看起來果實結得比較不好。」
雲縣府農業處表示,經過農糧署、台南農改場人員現勘後,農委會在16日公告雲林縣荔枝為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區域,若有縣內園區荔枝受損達到20%以上,可到在地公所進行申報。
農試所嘉義分所主任張哲瑋說明,「水份如果是越多越足的話,它的根部生長會比較強,就有可能會開花不結果,所以大概在整個來講,今年大概都是屬於降雨成份會比較多。」
農業處表示,開放受損害果農申報的時間,從即日起到5月26日為止,而荔枝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每公頃9萬元,希望能多少彌補農民災損,減少辛苦耕種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