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祭對台新措施 陸委會提醒投資前審慎評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國台辦今(16)發布新一波對台措施,強調「兩岸一家親」,放寬台灣居民到中國創業,增加開放行業至122項,範圍也擴大至27個省市區域,可以直接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陸委會則提醒,國人要審慎評估,研判效果有限。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也針對用公費宴請中國企業,親上火線釋疑。
被議員指控用公費4萬7590元宴請中國企業,卻不願提供名單、規避監督,台北市長柯文哲親上火線釋疑。
柯文哲表示,「它都是投審會進來的,也是合法的公司,在台灣僱用我們台灣的員工,也繳稅,要把他當作匪諜,那你乾脆不要讓他進來好了。你不要為了打柯文哲,要抹紅他搞得這樣,不然你就乾脆大陸通通不准來台灣居住,不准來台灣投資就好了啊。」
上任後,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去年12月在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時,隻字未提,只強調「五個互相」。而國台辦16日發布新一波對台措施,強調「兩岸一家親」,放寬台灣居民到中國創業,增加開放的行業到122項,範圍也擴大到27個省市區域的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可以直接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不會變,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的政策不會變,為台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舉措不會變,我們歡迎廣大的台灣同胞能夠把握機遇,在大陸實現更大的發展。」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則表示,「中國大陸對台持續軍事外交威嚇及打壓,加上整體投資環境因強化監管能耗雙控,共同富裕、國進民退等政策所引發的惡化,以及企業或個人也面臨被片面認定台獨金主的政治風險提高,研判這項通知對吸引國人的效果仍然是有限的。」
中國對台新措施,陸委會研判效果有限,也提醒國人,兩岸法律、制度、市場環境和社會價值不同,前往投資要做好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