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國有地遭棄置85公噸廢油 一放8年還未清除

在台中,有不肖人士違法收受85公噸的廢食用油,結果裝在300多個油桶,棄置在河邊國有地,而且一放就是8年,當地農民因為受不了臭味,因此發起陳情。而國產署表示,因為犯案的行為人名下沒有財產,無法繳納代為清除的費用,已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移除廢棄物。

綠色破舊的帆布,下面蓋的是上百個油桶,在台中外埔務農的鄭先生,拿著拍下的照片指控,幾年前農田旁突然出現這些廢棄油桶,當時完全沒有覆蓋,廢油刺鼻惡臭的味道四處飄散,已經影響到他種田,實在忍無可忍。

投訴農民鄭先生表示,「我人都沒辦法做了,人來現場,味道很臭受不了,我沒辦法工作。」

台中市環保局調查,整起棄置案發生在2014年間,地點就位於外埔溫寮溪旁的國有地上,經查共有328桶、總重85公噸的廢食用油,屬於一般事業廢棄物,已有破損滲漏的情況。犯案的行為人2016年已遭法律判刑定讞,但始終沒有妥善清理廢棄物,環保局多次發函請國產署代為執行,卻未有動作。

台中市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萬滋澤指出,「檢測結果是屬於事業廢棄物,一般的事業廢棄物,沒有達到有害事業廢棄物的認定標準,因為這塊地是國產署的土地,依照法律責任之下,歷年來發了7次函,請國產署是不是能先代為清除,後面再來針對陳姓違規行為人求償。」

國產署中區分署表示,本案屬於竊佔罪,但因為行為人名下沒有財產,無法繳納代為清除的費用,全案已在去年9月向台中地院聲請強制執行。

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分署長趙子賢表示,「目前正在強制執行當中,法院早上也來履勘過,後續會再排期程來做強制的動作。」

目前國產署先以帆布覆蓋廢油桶,防止桶身更進一步風化腐蝕,強調會盡快與法院安排期程來移除廢棄物。但當地民眾批評,事業廢棄物一放8年,相關單位的行政效率未免太差。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