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創7年來新高 國內下週汽柴油預計漲1.2元與1.4元
黃立偉 張梓嘉/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際油價連漲8週,創7年新高,國內油價預計14日零時起,汽、柴油將分別漲1.2、1.4元。油價大漲,首當其衝就是能源、運費成本也會變高,輸入性通膨壓力愈來愈大。學者表示,進口類食物漲勢難擋,若持續惡化衝擊經濟,恐衍生停滯性通膨。
為了省點交通支出,不少人趕在油價調漲前先加滿油,但眼看近期油價漲勢猛烈,車已快開不起了,通勤族忍不住抱怨,為了省荷包,現在都改騎摩托車。
有民眾說,「就是汽車比較有感受,騎摩托車就還好,沒有必要的話就少開車。」
國際油價大漲,西德州原油、布蘭特原油,每桶油已飆破93塊,連續8週上漲,更創7年新高。14日零時,國內油價,汽、柴油預計將分別調漲1.2元、1.4元,95無鉛每公升將調漲至31.4元。
國際油價漲,進口類食品又面臨漲價壓力。像這家越式料理,標榜店裡所有河粉、米線,都是從越南進口,甚至連法國麵包,麵粉、烘焙粉都是在越南生產製造,去年因塞港問題,進口成本已漲兩、三成。如果再加上國際油價漲勢,不排除下半年再調漲價格。
越南料理店長尚筠之提到,「現在疫情的關係,就是我們還在觀望,那第三季的時候才有可能去做調整,那要調漲的話,大概也是調漲10塊。」
學者分析,如果油價續漲,進口類原物料漲勢難擋,另外耐久財,不動產、大型家電、汽車售價,恐怕也會反應成本。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認為,「光是運輸成本的壓力,會推升它的一個進口物價的成長,短期之內不太會明顯的下降的情況。」
美國為了抑制通膨,預計最快三月升息,學者憂心,如果國內跟進升息,間接影響出口,一旦出現停滯性通膨,對經濟衝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