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開快篩 中研院附近居民可赴篩檢車、汐止國泰醫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研院實驗室離職女員工曾搭過公車306、藍21路線,足跡橫跨南港、汐止,中研里里長一早就廣播,鼓勵民眾利用休假前往快篩,而在新北市汐止國泰醫院也增設時段協助採檢,而專家判斷當事人被老鼠咬到而感染的機率不大,從呼吸道染上新冠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
「今天早上9點到12點、下午1點到4點有行動篩檢車。」緊鄰中研院的社區里長在周六一早廣播,鼓勵居民出面快篩。
中研里里長謝志勇說:「(足跡)重疊都一定會的,譬如說有(公車)306、藍21都經過我的研究院路,所以說里民為什麼會很踴躍來檢驗,也是基於這個緣由,比如說(來自)周邊汐止、九如、舊庄。」
中研院實驗室離職女員工確診前足跡橫跨南港、汐止,10日周五中研院和附近民眾各有三百多人前往快篩,都是陰性。11日持續有篩檢車進駐,而在新北市汐止國泰也增設時段供民眾篩檢。
確診者遭實驗鼠咬傷,感染源引發關注,專家認為皮膚不太可能是病毒傳染的途徑,從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而且目前看來,實驗室感染的機率還是最高。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部位其實一般咬到皮膚這種情況能不能造成感染,一般也是認為不會的,一般認為感染還是要從呼吸道進去。」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也表示,「可能從實驗室出來的機會會比較大一點,那實驗室假如說目前我們已經有86位是陰性,在實驗室裡面,沒有第二個病例出現的話,表示說這可能是一個個人的問題。」他又補充,「個人的問題的話當然在操作的過程當中,我們能嚴格管控的話,這個理論上很快可以控制下來。」
也有專家認為,這次的案例凸顯實驗室防護SOP,必須揪出是在哪個環節容易出錯?而等待病毒定序出爐,只要比對實驗室有沒有相同的病毒株,就能釐清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