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盧碧減弱為熱帶低壓 6至8日中南部防致災豪雨

盧碧颱風今天上午已經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但持續對台灣造成影響。氣象局表示,受熱帶性低氣壓及西南氣流影響,明後兩天,中南部要慎防致災性強降雨,澎湖也要留意強風驟雨,至於北部地區,週六雨勢最明顯,有氣象專家提醒,熱帶性低氣壓從中國出海後,消失的颱風可能會再復活,民眾要慎防。

颱風盧碧轉彎,登陸中國,結構受地形破壞,暴風圈縮小,6日上午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TD11。不過氣象專家強調,7日、8日恐轉向偏東,將跨過台灣海峽,不排除再度侵襲台灣,消失的颱風可能復活。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盧碧對大陸來說的話,它是一個叫本地的產物,叫本土颱,併入到整個西南氣流裡面,發展不太起來,未來還是要看說整個北方系統,對它有牽引的效益,還是有可能會長起來成颱風的機會。」

氣象專家表示,看過路徑詭異怪颱很多,消失又復活的颱風也不少,2012年的天秤颱風,也是回馬槍,登陸屏東恆春後,出海繞了一圈,在海面上吸飽了水氣變中颱,威力持續增強,造成恆春半島、東部地區災情慘重。

不過,已登陸對岸中國,出海後再復活為颱風並襲擾台灣,歷史上不曾有過。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就是等到盧碧變成颱風之後,縱使它明顯減弱熱帶性低氣壓,但還是用同樣一個名字,從登陸大陸之後再回來台灣,這樣的案例我們還找不到,在一個低壓帶裡面,它缺乏顯著的導引氣流,所以它走到一個地方突然弱掉了,就變成熱帶性低氣壓,突然又受到一個力量,讓它又旋起來了、又長起來了,這個其實幾年就會來一次。」

氣象局也表示,盧碧再生成為颱風機率很低,須提防的不是颱風強度,而是它拖著長長的西南氣流將挾帶驚人雨勢,7日、8日兩天,對台影響最大。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劉宇其說:「明天在台灣陸地上面,也會有非常旺盛的對流活動發展,一旦明天、甚至到後天的上半天,西半部地區降雨是比較明顯的,我們不排除會有豪雨等級以上的降雨發生。」

氣象專家表示,不管盧碧有沒有增強變回輕颱,西南氣流甩進台灣西部陸地,已經很難避免,從6日週五起到8日父親節,中南部都要慎防致災強降雨,澎湖也要留意強風驟雨。至於北部地區影響,要等到週六最明顯,須提防環流直接衝擊。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