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警戒今降為二級 黃立民:若防疫鬆懈疫情恐再起

今天開始警戒降為二級,但外界仍擔憂未來是否疫情再起。國內專家認為,如果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能持續落實,估計可以控制,但如果防疫鬆懈,或許疫情就回來了。另外未來民眾除了得接種2劑新冠疫苗外,若自覺時常接觸不特定人,或是從事風險較高的行業,應每週進行居家快篩,才能盡早找出高病毒量的隱性感染者,及早阻斷傳播鏈。

持續兩個多月的全國三級警戒,終於降為二級,這回國內能夠讓疫情順利趨緩並降級。國內醫師認為除了民眾配合防疫政策外,全國積極的篩檢成功找出大量無症狀感染者,都是關鍵。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認為,「民眾其實很配合政府的政策,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另外我們大概很多聚會都取消了,很多會議都取消了,很多公共場合都少去了。目前的篩檢在幾個主要的有病人的地區,都還是很認真在做,縣市長大概親自下來督導,這個也是很重要的。」

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本來就不可能清零,每天新增個案數量在可以接受範圍,還是應該恢復正常生活。如果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能持續落實,估計可以控制兩個月,但如果防疫鬆懈,或許疫情就回來了。

另外在邊境的部分,儘管政府仍決定嚴管邊境,但未來還是有解封的可能,屆時許多輕症、無症狀感染者等病毒還是會被帶回台灣。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目前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在檢疫集中旅館跟檢疫旅館中間,一定要嚴格遵守自律的生活跟檢測的配合,以及以後在自主健康管理那段期間,不要出入共集會場、搭大眾運輸工具,來阻斷從國外進來的變種病毒,造成社區的流行從家戶到社區這樣。」

學者認為,未來民眾種除了得接種2劑新冠疫苗外,若自覺時常接觸不特定人,或是從事風險較高的行業,應每週進行居家快篩。而官方所設的篩檢站最好也不要減少,才能盡早找出高病毒量的隱性感染者,及早阻斷傳播鍊。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