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滿1週 10萬群眾不畏社群封鎖仍上街抗議

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已經滿一個星期。當地時間7日,第一大城仰光以及首都奈比多等幾個大城市,有10萬群眾走上街頭,要求軍方結束政變、還政於民,並釋放民選領導翁山蘇姬等人。鎮暴警察則出動噴水車,一度朝著群眾噴灑水柱。

緬甸首都奈比多街頭,鎮暴警察出動幾輛噴水車,朝著群眾噴灑水柱。但由於示威群眾人數相當多,噴水車只是象徵性的噴一下子就沒有繼續,另一邊的鎮暴部隊雖然盾牌甚至長槍嚴陣以待,不過從畫面上看來,並沒有朝向群眾推進的動作。

鏡頭轉到第一大城仰光,走上街頭的民眾人數更多,有人徒步前進、有人騎機車或開車。站在拒馬後方的鎮暴警察人數看起來並不多,民眾也只是隔著拒馬喊口號,雙方沒有發生嚴重的肢體衝突。

外電報導指出,7日當天參與示威的人數達10萬人之多,是2007年8月中爆發番紅花革命以來,加入反政府抗爭人數最多的一次。

仰光示威民眾說:「我們來自工程師工會,我們不願讓軍事獨裁荼毒下一代,抗爭會持續到政變集團下台為止。整個亞洲和全世界青年都在看,獨裁下受教育的我們如何起來反抗。」

另外,在7日大示威之前,緬甸全國的網際網路突然斷線,民眾認為是軍政府刻意阻撓大家串聯,但仍舊有號稱10萬的群眾站出來。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分析認為,走上街頭宣洩憤怒的民眾已經不只是青年學生,而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同時人數超乎預期,這是不是軍政府一時之間投鼠忌器,仍不得而知。BBC指出,軍政府往年並不是沒有突然下重手打壓民主的紀錄,因此民眾在抗爭的同時,還是會心存恐懼。
 
1612786196y.jpg
緬甸首都奈比多7日有10萬群眾走上街頭,鎮暴警察則出動噴水車,一度朝著群眾噴灑水柱。(圖/美聯社)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