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1期稻作停灌 官田水雉園區大缺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南今年1期稻休耕,嘉南大圳未放水,也讓官田菱角鳥生態教育園區面缺水,要保護水雉,園區用5個水池蓄水,也整修一口水井抽水,盼望能夠度過無水可用時間。
官田水雉園區裡頭,來自台南地檢署的勞動疫,趁著水位低,正在協助清除水中的植物,未來這個地點就是要孕育水雉的棲息地。台南今年1期稻作停灌休耕,嘉南大圳未放水,讓水雉園區也面臨無水可用窘境,園區也只能力保其中5個水池蓄水,再整修一口合法水井來抽水用。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乾脆我們在前面,大家所看的那個賞鳥屋後面這些棲地,我們就整個把它全部做翻耕,然後重新整理,我們有留園區的核心區是給鳥做為棲息地,所以水雉以及小水鴨以及其他候鳥都是棲息在我們二期棲地。」
台南市水雉冬季大調查,今年有1723隻,較去年少18隻,除了園區外的環境苛刻,乾旱缺水也是造成棲地減少受影響,種種原因更讓水雉園區擔心。
李文珍表示,「我們有一些它(菱角田)因為乾掉了,就是水雉沒有地方棲息,所以我們算出來的水雉數量就比往年(去年)少了18隻。園區外的環境,其實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牠們的生存其實還是滿苛刻,尤其是在面臨到現在的氣候變遷。」
菱角農林丙火表示,「今年沒水,牠來會很失望,牠失望就會飛走,奇怪今年怎麼沒水。也沒辦法,這是因為旱情的關係,我們也沒地下水可以做利用,真的是沒有辦法。」
目前園區內的鳥類包括水雉、水鴨等生物,都移居擠住到5個生態池,盼能度過這波危機,而為了兼顧農民生產與生態保育,農委會林務局更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瀕危物種生態給付,獎勵農民施行友善耕作,也提高在地居民加入友善環境行列的意願。
官田水雉園區裡頭,來自台南地檢署的勞動疫,趁著水位低,正在協助清除水中的植物,未來這個地點就是要孕育水雉的棲息地。台南今年1期稻作停灌休耕,嘉南大圳未放水,讓水雉園區也面臨無水可用窘境,園區也只能力保其中5個水池蓄水,再整修一口合法水井來抽水用。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乾脆我們在前面,大家所看的那個賞鳥屋後面這些棲地,我們就整個把它全部做翻耕,然後重新整理,我們有留園區的核心區是給鳥做為棲息地,所以水雉以及小水鴨以及其他候鳥都是棲息在我們二期棲地。」
台南市水雉冬季大調查,今年有1723隻,較去年少18隻,除了園區外的環境苛刻,乾旱缺水也是造成棲地減少受影響,種種原因更讓水雉園區擔心。
李文珍表示,「我們有一些它(菱角田)因為乾掉了,就是水雉沒有地方棲息,所以我們算出來的水雉數量就比往年(去年)少了18隻。園區外的環境,其實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牠們的生存其實還是滿苛刻,尤其是在面臨到現在的氣候變遷。」
菱角農林丙火表示,「今年沒水,牠來會很失望,牠失望就會飛走,奇怪今年怎麼沒水。也沒辦法,這是因為旱情的關係,我們也沒地下水可以做利用,真的是沒有辦法。」
目前園區內的鳥類包括水雉、水鴨等生物,都移居擠住到5個生態池,盼能度過這波危機,而為了兼顧農民生產與生態保育,農委會林務局更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瀕危物種生態給付,獎勵農民施行友善耕作,也提高在地居民加入友善環境行列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