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每4分半1人罹癌 第一名大腸癌發生率有下降
林曉慧 沈志明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健署上午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07年每4分31秒就有一人確診罹癌,比106年快轉了11秒,其中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國人癌症時鐘再度撥快,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07年有11萬6131人新發罹癌,比106年增加4447人,平均每4分31秒有一人確診罹癌,比106年快轉11秒,大腸癌連續13年蟬聯第一,接著是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 除了子宮癌和食道癌排名互換,其餘排名與106年相同。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在今年度有兩個癌症的發生的降低是最多的,一個是第一位剛提到的這個大腸癌的一個部分,那第二個是肝癌的部分。」
大腸癌雖居首位,但國健署表示,防治推動14年產生效果,50至84歲各年齡別的發生率有下降,此外,肺癌和攝護腺癌發生人數明顯增加,男性口腔癌和食道癌的發生率,是女性的10到15倍。
國健署長王英偉說:「這幾年的死亡率下降,實際上跟早期發現很有相關,特別是台灣女性的肺腺癌的比例是比較高,如果她是早期發現的話,當然是她的死亡率是相對來講是下降的比較快。」
國健署指出,人口老化快速與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預計癌症發生人數將持續上升,民眾若能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病灶或掌握癌情病變,降低死亡風險。
國人癌症時鐘再度撥快,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07年有11萬6131人新發罹癌,比106年增加4447人,平均每4分31秒有一人確診罹癌,比106年快轉11秒,大腸癌連續13年蟬聯第一,接著是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 除了子宮癌和食道癌排名互換,其餘排名與106年相同。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在今年度有兩個癌症的發生的降低是最多的,一個是第一位剛提到的這個大腸癌的一個部分,那第二個是肝癌的部分。」
大腸癌雖居首位,但國健署表示,防治推動14年產生效果,50至84歲各年齡別的發生率有下降,此外,肺癌和攝護腺癌發生人數明顯增加,男性口腔癌和食道癌的發生率,是女性的10到15倍。
國健署長王英偉說:「這幾年的死亡率下降,實際上跟早期發現很有相關,特別是台灣女性的肺腺癌的比例是比較高,如果她是早期發現的話,當然是她的死亡率是相對來講是下降的比較快。」
國健署指出,人口老化快速與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預計癌症發生人數將持續上升,民眾若能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病灶或掌握癌情病變,降低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