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遭RCEP排除在外 國內傳統產業恐遭衝擊

黃立偉 張梓嘉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15日正式簽署。由中國主導的全球最大自貿協定,會員國包括中、日、韓、紐、澳,以及東協10國,15國經濟規模高達23兆美元,佔全球GDP三成。RCEP一旦成形,這15國將享有零關稅優勢,對台灣部分產業衝擊不小。
 
1605415365s.jpg

工總常務理事何語認為,「RCEP對台灣的廠商一定有衝擊,中階產品以下必須移到這些RCEP的國家去生產,那高階的當然就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啊。」

工總表示,產業衝擊難免,但已提早因應,近年努力轉型或前往東南亞設廠,降低關稅衝擊。學者表示,主要是產業重疊,競爭國家中、日、韓帶來的衝擊,主要影響產業包括石化、機械、鋼鐵、紡織等產業,因為這些產品銷往東南亞,仍須負擔6%關稅。未來RCEP簽訂後,台灣無法享有零關稅優惠,訂單、出口金額恐受到影響。

中經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說明,「衝擊當然是會有,但絕對不是像之前講的說是核彈級的。我會形容它可能只是一個手榴彈,既定的零關稅比例就已經高達90%,這次來說他們這一次降稅,可能會把零關稅比例壓到92%,大概會增加2%的產品。另外一個影響真的會比較大,其實在RCEP架構下,未來中日之間會利用RCEP對彼此降稅。」

學者表示,RCEP對台經濟衝擊在所難免,但台灣主要出口產品科技產業是最大宗,目前銷往東南亞、日本等國家都是零關稅,不受影響。部分傳統產業關稅衝擊,目前只能尋求加入由日本主導的CPTPP,以及台美BTA來解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