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一所國中1名就讀國一的徐姓特教生,情緒控管上出現問題,同學家長反應,只要不順他意,就會出現情緒反抗,入學以來多次暴力攻擊同學和老師。沒想到16日,有其他學生家長進入校園,直接以電擊棒攻擊該名學生。
校長表示:「跟家長達成的協議,就是讓徐姓同學用個別適性課程的方式,先不要到班級,然後抽離出來做課程教學。」
家長會總幹事說:「這樣的小朋友還是要被適當的輔導,然後能接受,可是同時間也希望其他同學,被受影響的程度能夠儘量降低。」
事發原因是,班上一位曾被攻擊的學生家長,向學校警衛謊稱是輔導老師,因為之前校方也有希望徐姓學生的家長能派親友伴讀,因此警衛不疑有他便放行。沒想到在教室旁聽時,徐姓同學情緒失控,被實習老師帶離教室,該名家長也跟了上去,雙方當場爆發口角,徐姓同學被該名家長的電擊棒電傷,家長則被咬傷,當下被2位老師制止,但雙方要互告傷害。
家長會總幹事表示,因為徐姓同學的家長,覺得校方要求提供陪讀親友的個資和良民證等,像是被針對,不願意提供,才衍生出校園門禁疏失。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主任張萍呼籲:「學校應該要為這個孩子開IEP會議,訂定個別的教育化計劃,然後透過訂定這個計畫,學校就會知道說這個孩子需要怎麼樣的協助,不是說有一個親友進來,作為一個處理事情的人力就算了,好像是一個,個人個別的事情。」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認為,教育本來就應該要接受不同的差異,不要因為覺得麻煩,或是升學壓力等因素,就忽略特殊生的教育品質,甚至為他們貼上標籤,勇於接納這樣的特殊生,才是接下來該面臨的課題。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主任張萍呼籲:「學校應該要為這個孩子開IEP會議,訂定個別的教育化計劃,然後透過訂定這個計畫,學校就會知道說這個孩子需要怎麼樣的協助,不是說有一個親友進來,作為一個處理事情的人力就算了,好像是一個,個人個別的事情。」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認為,教育本來就應該要接受不同的差異,不要因為覺得麻煩,或是升學壓力等因素,就忽略特殊生的教育品質,甚至為他們貼上標籤,勇於接納這樣的特殊生,才是接下來該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