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流傳高溫砂石熱敷法 降低水母螫傷痛感

章明哲 / 台東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炎炎夏日,台東海邊常看到有民眾戲水,可是夏天又正好是水母繁殖季會大量出沒,民眾在海中一不小心可能會被水母螫傷,水母的毒性會造成疼痛和皮膚潰爛。
 
經常下海捕魚的海岸阿美族人,老一輩的族人就想出一種被水母螫傷減輕疼痛的方法,用海灘上被太陽曬得發燙的熱砂和石頭,塗在被水母螫傷的部位。阿美族莿桐部落耆老蔡文勝說:「我們皮膚抹到熱熱的時候,然後就下海把那個砂洗掉,就慢慢會恢復慢慢好了。」

不過耆老說,並不是所有水母都有效,像是被劇毒的僧帽水母螫傷一定要就醫;醫師強調,雖然高溫的砂石會破壞水母毒性減輕疼痛,但也有可能會汙染傷口,最好還是就醫。衛福部台東醫院急診醫師謝國章表示:「我們不曉得本身的患者,受傷的人他對於這個毒性蛋白的反應程度到哪裡,隨時最嚴重的可能就是休克死掉。」

醫師說,民眾一旦被水母螫傷,就醫途中可以先用溫水熱敷減輕疼痛感,但千萬不要塗藥膏,免得造成就醫處理的困難,還有可能會造成傷口感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