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亂產業布局 專家:台商加速遷離中國

全球產業鏈在疫情之後也會重新布局,首當其衝的是科技業供應鏈將率先移出中國,台商勢必將展開一波大遷徒。

從南韓現代汽車、日本日產汽車到跟台灣息息相關的蘋果手機供應鏈,在這波疫情中都因為中國停工。工研院分析,疫情後全球產業鏈為了分散風險,必定要重新布局。

資深財經記者胡采蘋指出,各國優先鎖定醫療戰略物資、科技業的供應鏈,將最先移出中國,而台商將是牽動布局最關鍵的力量。胡采蘋表示:「我認為可能會出現第二次的台商大遷徙,就是從中國搬出到印度,或者是到越南或是印尼,這些東南亞或南亞國家配合世界供應鏈多元化的需求,台商會帶頭去做這件事情。」
 
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秘書長邱臣遠說:「這幾個月的疫情加速中國台商搬移的速度,包括一些台商回來台灣投資,其實現在都有加速的情況,(而且)現在越南很多工業區價格都一直漲。」

美中貿易戰在疫情期間,更是打到水火不容。連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也被迫表態。在後疫情時期,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受到挑戰,台商也得超前部署。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預估:「(各國工廠)搬遷到美國或是歐洲,可能他們都好幾年沒有做製造業,所以一定是台灣廠商去幫忙,所以這是台灣在全世界的工廠,都是我們更大的 另一種『內需』市場。」

工研院分析強調,台商讓世人看到Made in Taiwan的實力,現在要讓全世界看到Made by Taiwan。蘇孟宗進一步說:「不只在台灣製造,在國外工廠裡面所需要的系統,需要的專業知識,都是從台灣這邊遠距提供,(把)高階的價值留在台灣本土。」

以往靠著勞力、代工薄利打遍世界的台商,在後疫情時代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新布局,台商要以技術實力和研發能量,掌握供應鏈的板塊移動、站穩「價值鏈」的地位。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