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類小燕鷗 每年4月中飛抵台灣育雛
詹淑雲 章明哲 /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二級保育鳥類小燕鷗,每年會飛抵台灣築巢育雛,在桃園的竹圍漁港、許厝港和大潭都可以看到;但是拍鳥民眾太多,還有少數不守規矩的人硬闖,野鳥學會也請在地漁民巡守。
礫石上小燕鷗正在孵蛋,也有才剛孵化出來,毛茸茸的小小燕鷗,模樣相當可愛。二級保育鳥類小燕鷗每年四月中旬到五月初飛抵台灣築巢育雛,在桃園的竹圍漁港、許厝港和大潭都可以看到。目前一共35巢,其中以竹圍漁港巢數最多,佔了25巢。鳥友李先生說:「最感動,公鳥去抓小魚回來育雛,那是最漂亮的。」桃園市野鳥學會榮譽理事長吳豫州說明,「一般小燕鷗在台灣育雛率大概3到4成,今年因為我們有做很好的圍籬措施,做一個黑網天幕廊道,所以預估今年,(竹圍)可以達到9成以上。」
除了禁止進入告示,桃園市野鳥學會也在竹圍漁港小燕鷗育雛區,架設黑網廊道,隔離賞鳥、拍鳥民眾,避免小燕鷗受到驚擾,也請在地漁民巡守管制秩序。不過,拍鳥民眾太多,假日最高快200人,還有少數不守規矩的人硬闖,導致離竹籬最近一巢繁殖失敗了。巡守志工詹阿水表示,「也很多人從旁邊上去,我不讓他上去。如果上去會驚擾到鳥,不敢生蛋。」桃園市海管處長林立昌解釋,「如果擅自進到圍籬區域範圍之內,驚嚇到小燕鷗的話,我們就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的規定,會移送法辦。」
而不只是小燕鷗,最近也是燕鴴飛到台東的季節,鳥友在卑南溪出海口,拍到幼鳥在成鳥身邊鑽來鑽去,雨天鳥媽媽、鳥爸爸用身體幫小鳥擋雨的溫馨畫面。愛鳥人士希望,愛鳥就不要驚擾牠。
礫石上小燕鷗正在孵蛋,也有才剛孵化出來,毛茸茸的小小燕鷗,模樣相當可愛。二級保育鳥類小燕鷗每年四月中旬到五月初飛抵台灣築巢育雛,在桃園的竹圍漁港、許厝港和大潭都可以看到。目前一共35巢,其中以竹圍漁港巢數最多,佔了25巢。鳥友李先生說:「最感動,公鳥去抓小魚回來育雛,那是最漂亮的。」桃園市野鳥學會榮譽理事長吳豫州說明,「一般小燕鷗在台灣育雛率大概3到4成,今年因為我們有做很好的圍籬措施,做一個黑網天幕廊道,所以預估今年,(竹圍)可以達到9成以上。」
除了禁止進入告示,桃園市野鳥學會也在竹圍漁港小燕鷗育雛區,架設黑網廊道,隔離賞鳥、拍鳥民眾,避免小燕鷗受到驚擾,也請在地漁民巡守管制秩序。不過,拍鳥民眾太多,假日最高快200人,還有少數不守規矩的人硬闖,導致離竹籬最近一巢繁殖失敗了。巡守志工詹阿水表示,「也很多人從旁邊上去,我不讓他上去。如果上去會驚擾到鳥,不敢生蛋。」桃園市海管處長林立昌解釋,「如果擅自進到圍籬區域範圍之內,驚嚇到小燕鷗的話,我們就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的規定,會移送法辦。」
而不只是小燕鷗,最近也是燕鴴飛到台東的季節,鳥友在卑南溪出海口,拍到幼鳥在成鳥身邊鑽來鑽去,雨天鳥媽媽、鳥爸爸用身體幫小鳥擋雨的溫馨畫面。愛鳥人士希望,愛鳥就不要驚擾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