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初,桃園市一對情侶從日本返台後,接受居家檢疫期間,兩人疑似燒炭自殺死亡。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最新調查發現,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人心,除了會增加民眾緊張不安情緒,也可能增加自殺念頭。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吳佳儀說:「包括在檢疫之後,這個民眾可能產生多重的一些心理衝擊,那個是我們在周遭親朋好友需要來關心的。」

另外調查還發現,疫情後期解除隔離者、或完成自主健康管理者的民眾,依舊害怕擔心會得病,也會過度要求清潔,甚至不敢外出。而學者更憂心,台灣媒體的自殺報導率達10%,遠高於澳洲的1%,新聞內容以刊登遺書或照片為最多,其次是簡化自殺原因,以及詳述自殺地點,恐怕產生模仿效應,陽明大學公衛所教授陳映燁指出:「除非你很確定,不然你就不要報說這(自殺)是跟疫情有關,不然很多同病相憐的人想說這樣好像比較快啊,或說這樣子好像也蠻舒服的,就跟進了(自殺),所以就怕模仿效應。」
醫師建議民眾,如果持續兩週以上有睡眠障礙、容易動怒、緊張不安的情緒,建議找精神專科醫師協助。而學者也建議媒體,不要描述自殺方法,或美化自殺原因,多報導求助資源,以減少自殺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