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農民 立院審「農民退休儲金條例」
靜梅 陳柏諭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要讓農民跟勞工與軍公教人員一樣,退休後也有保障,農委會力拚「農民退休儲金條例」在立法院過關,主委陳吉仲上午報告,談及農業處境,不禁哽咽:「農民在這塊土地工作了那麼久,從來沒有人把他們當成是一個非常的重要的一個職業。」
草案參考勞退等制度設計,由農民與政府以1比1共同提繳農民退休儲金,初步試算,農民若從40歲起提繳最高的6%,到退休65歲時繳25年,再加上老農津貼,可月領1.8萬元,若更早從30歲提繳35年,則可月領2.6萬元。
至於民進黨立委提案要提高政府提繳比例,農委會表示尊重大院決定,若草案本會期能順利通過,農民的退休儲金制度預計最快明年1月上路,預估第1年參加人數約6萬人,政府最高負擔經費為10.2億元。
草案參考勞退等制度設計,由農民與政府以1比1共同提繳農民退休儲金,初步試算,農民若從40歲起提繳最高的6%,到退休65歲時繳25年,再加上老農津貼,可月領1.8萬元,若更早從30歲提繳35年,則可月領2.6萬元。
不過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認為政府提繳比例太低,缺乏誘因,希望從1比1提高至1比1.2。「我們認為1比1,你沒有辦法達到能夠讓農民的生活更有保障,而且我們政府也沒有辦法讓農民覺得我們是照顧他。」
而原住民立委則認為,65歲作為退休年齡,對原住民不公平。國民黨立委廖國棟表示:「 問題很大,尤其是對原住民問題很大,所以今天鄭(天財)委員才會要求要你從原住民的部分,是不是從55歲就可以開始領取。」陳吉仲則回應:「這個是不是讓我們精算給你。」
而原住民立委則認為,65歲作為退休年齡,對原住民不公平。國民黨立委廖國棟表示:「 問題很大,尤其是對原住民問題很大,所以今天鄭(天財)委員才會要求要你從原住民的部分,是不是從55歲就可以開始領取。」陳吉仲則回應:「這個是不是讓我們精算給你。」
至於民進黨立委提案要提高政府提繳比例,農委會表示尊重大院決定,若草案本會期能順利通過,農民的退休儲金制度預計最快明年1月上路,預估第1年參加人數約6萬人,政府最高負擔經費為10.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