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期,台灣力推口罩外交,但在使用華航運送口罩前往其他國家的時候,機身上是寫著「China Airlines」,很有可能會引發國際誤解是中國援助。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要求華航在運送物資時,不要掛上標誌宣傳。而華航也下令,日後在執行國家運送醫療物資,不會再展示公司的相關旗幟。至於交通部長林佳龍也說,已經請華航來著手改機身或內裝。 近來台灣積極做口罩外交,中華航空運載口罩到世界各國時,機身上寫的是「China Airlines」,口罩貨櫃外雖然有滿滿的Taiwan can help字樣和國旗,但另一邊卻有華航旗幟,容易造成國際誤解,這援助是來自中國。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上面有我們的國旗,有Taiwan can help,這樣子非常好。華航就不要湊熱鬧,旁邊還掛一個它的標誌,以至於弄成混淆。」 蘇貞昌要求,淡化華航China的字眼,多加一點台灣的元素。華航也回應,日後執行國家運送醫療物資,未獲得貨主同意,不會進行商業宣傳,不會在貨品上展示公司旗幟。現在國內也出現華航乾脆改名的呼聲,不過華航改名涉及國際航權,有立委認為,像國際民航組織ICAO偏袒中國,勢必被刁難。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指出,「國際民航組織在過去包含要求機場把台灣正名成中國台灣省,ICAO是比WHO更偏袒中國的組織,跟ICAO相關的東西一定會被刁難得更嚴重。」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長遠的華航改名,涉及航權及其他種種因素,也許不是那麼簡單。但應該讓我們國家的航空公司標誌台灣,這確實是應該要努力來做的事。」 蘇貞昌定調,現階段先凸顯台灣援外標誌是當務之急。至於華航是否改名,牽涉層面廣,也會影響到國際航權,恐怕不是一蹴可幾。不過有綠營立委認為,華航是國際民航公司,急於改名宣示,勢必牽涉政治問題,應尊重華航跟交通部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