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未爆彈 學者建議普篩或開放自費篩檢

現在確診病例數大增,有學者擔心還有未爆彈,建議如果醫院檢驗量能足夠可比照韓國模式,全面普篩或開放民眾自費篩檢,藉此找出更多輕症或無症狀患者,預防社區傳播風險。但也有醫師認為沒有必要。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無症狀感染者,他傳染的風險是比較低的,通常他身體裡面的病毒量會稍微低一點,無症狀感染者他就沒有呼吸道症狀,他沒有流鼻水、沒有咳嗽,他就比較不會產生這個很多的飛沫去感染到其他人。」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考量病毒潛伏期時沒有症狀,普篩呈現陰性,反而會讓民眾失去戒心趴趴走,萬一後來發病,恐怕成為日後防疫破口,因此現階段不考慮全面普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就說:「避免這樣測出來偽陰性,在社會裡面趴趴走,所以我們採取的是有特定風險的情況下精準的去篩,那精準篩完之後做適當的分流跟隔離。」

陳時中強調,目前指揮中心作法是針對有特定風險、有特定症狀者做採檢,但儘量放寬採檢限制,把所有可能都納進來,現階段並不打算進行全面普篩。

相關新聞